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

议,要挑选一个有职有权的官员,将来做媾和的使节。

“其实,你最合适,既同法国打过交道,又同俄国打过交道。”恭亲王向李鸿章说道。

李鸿章面露难色,处理战败的事他再也不想沾边儿了。

“你饶了我吧,谈判需要有韧性,我老了,无能为力了……”

“你说的倒是实在话……”

恭亲王看了一眼李鸿章的脖颈,据说这个部位的皮肤最反映人的年龄。李鸿章确实是老了。

恭亲王忽然想起裕达老人的话,心里暗想:李鸿章若是再年轻一些,大清江山就危险了。照现在这个年纪,他没有创造一个新王朝的精力了。李鸿章的年龄,对于清王朝也许是一种幸运吧。

“那就这两个人吧……”

他们选定的是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

张荫桓是广东人,不是科举出身,而是用巨款捐来的官。现任驻美国、秘鲁、西班牙三国公使,在外交方面很有才干。邵友濂接任著名巡抚刘铭传之职,已经当了三年多的台湾巡抚。父亲邵灿是漕运总督,为官正直,备受推崇。

“这次可不要再有疏漏。”恭亲王说道。

“我已经告诉经办人员,多多注意手续问题。”

德璀琳去日本,日本借口手续问题,不承认他的代表资格。有了不愉快的教训,这次李鸿章十分慎重。他将任命通知了驻北京的美国公使田贝。

田贝又让驻东京的美国公使谭恩把清政府的意向传达给日本政府。清政府希望会谈地点在长崎,并提议,日本任命全权委员之日为双方停战之日。

日本政府全拒绝了。

会谈地点在长崎,需要从大本营所在地广岛特意去那里。日本是战胜国,有权力召来战败国,所以,地点必须在广岛。日本政府拒绝休战,会谈中也不能休战。

中国委员于1月26日从上海出发。

次日,在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陆奥外相对早就准备好的媾和条件草案做了说明。出席会议的有小松宫亲王、伊藤首相、山县陆相、西乡海相、桦山军令部长、川上参谋次长、陆奥外相七人。

其他内阁成员均在东京,陆奥已经对他们做好了工作。

媾和条约草案包括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赔偿战费、修订通商条约等。桦山军令部长提出应增加割让山东半岛,但他并不十分坚持,所以未被采纳。

日本方面的全权委员定为伊藤总理大臣和陆奥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