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

意味着清政府对朝鲜宗主权的丧失,李鸿章虽然避免了袁世凯等人的处罚,却放弃了宗主权,应该说是得不偿失。

袁世凯在项城得知中日《天津条约》的内容后,一拳砸在桌上,打翻了茶碗,摔得粉碎。

“怎么能撤军!”

当晚他喝得酩酊大醉。回乡以来,他一直控制饮酒。从朝鲜归国时,在“超勇号”上,他曾与提督丁汝昌痛饮,此后便没有喝醉过,过年时都是适可而止。因为他热切地盼望着:“飞电”一来,就立刻登上重要舞台。

中日《天津条约》缔结后,又过了一阵,终于来了电报。但是,这时袁世凯的心情低落极了,电报是探问的语气:“能否归任朝鲜?”

“因病不能成行!”袁世凯复电。

“病者岂非令堂?”又来了一封稀里糊涂的电报。

“母子俱病。”袁世凯回答。

尽管如此,电报还是雨点儿般飞到项城。

“病势如何?”

“一时难愈!”袁世凯复电。

“碍难照准。”

袁世凯笑了,打电报说:“唐绍仪颇胜任,彼有不足乎?”

在这种电报游戏的过程中,袁世凯心里的疑云渐渐消失了,他知道自己并没被忘却,心里热乎乎的。其实,这是李鸿章的一种手法,他为了收拢人心,故意作态,终于把年轻的袁世凯折服了。

正当盛夏时节,来了一封电报:“火速来天津!”

简直是不容分说,同前些时候相比,没有一点儿扯淡的味道。而且,是以李鸿章个人的名义发来的。

袁世凯轻轻叹了一口气:“这回该轮到我出场了。”

他自鸣得意,着手准备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