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

一起亡命日本的朴泳孝,与金玉均不但在政治上意见分歧,个人感情上也不融洽。金玉均死后,朴泳孝回忆道:

金玉均的长处是善于交游,巧于文字,谈话有术,诗文书画无一不能,短处是忘恩负义,缺少谋略。

——摘自李光洙《与朴泳孝相遇的故事》

朴泳孝意识到对死者的礼貌,在赞誉之中还夹杂了一句“忘恩负义”的批评。究竟是指对朴泳孝忘恩负义,还是指亡命中的女性关系呢?对于朝鲜人来说,“忘恩负义”是最严厉的批判了,至于“缺少谋略”一语,则是一半儿批判,一半儿赞扬。

对立面的朴泳孝承认金玉均的长处是“交游”,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于交际的人,然而在交游这个长处的背后,却潜藏着“无谋略”的短处。明明知道那是个需要戒备的人,可他却缺少警惕的谋略。

金玉均虽善于交游,但极其肤浅。亡命九年,他受过很多人的援助,如玄洋社派系的人、犬养毅、尾崎行雄、福泽谕吉等,还有朝吹英二那样的实业家,对他也伸出过经济援助之手。

在野人士,痛恨日本政府对金玉均太冷淡,认为从日本国家利益来说,金玉均仍是个可以利用的人。日本的在野民权论者对外是些极端排他的国益论者,大石正巳就是个最好的例证。但有些人认为可以把金玉均当作日本的一个棋子,或许可用。还有一些人一直跟他打交道,不能立即撒手不管。例如,福泽谕吉等人在思想上已经进入脱亚论时期,认为与列强为伍,侵略朝鲜是正确的。要把朝鲜置于日本的势力之下,老实说,像金玉均这类人,倒很碍事。金玉均之所以靠近日本,是为了朝鲜的独立自主,脱离清廷的束缚。一旦日本取代清政府统治朝鲜,可以想见,抵抗最激烈的将是主张独立自主的金玉均。

武装政变失败后,金玉均逃到仁川,登上日本“千岁号”,竹添公使想答应朝鲜政府代表穆麟德的要求,命他下船。倘若下船,就一定会遭到惨杀,金玉均一行已准备自尽。幸亏“千岁号”船长侠义,拯救了他们。船长是民间人士,公使是政府官员,到了这时,金玉均再也不会信任日本政府了。他的政治嗅觉是发达的,一定能察知日本民间的国益膨胀主义者是想利用他才来接近的,他之所以不斥退他们,是因为经济穷困和人力太少。

作为亡命的大政客,金玉均常被比作孙文,有时甚至被称为“朝鲜的孙文”。但是,两者相比,金玉均的条件可远远不如孙文。

孙文在海外有很多侨胞。在美国,在东南亚,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