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

涉我邦国事,但一变(‘甲申政变’)之后,忽为弃之不顾之状,又何足恃哉?”

中、日两国均不足恃,那么,只有自力更生。金玉均和朴泳孝等人称之为“就新自立”。自力更生是可以的,但身在海外,却一筹莫展。于是,金玉均一边希望“自立”,一边却不知不觉地想要依靠外力。他的奏疏重点在要求国王任用亡命国外的人才,这不过是梦想而已。

金玉均等人若不杀害闵氏派要人,或许能有再被任用的机会。现在,金玉均虽有满腹经纶,却无法施展。

金玉均盼望朝鲜现政权“轰隆”一声倒塌,然后在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朝鲜。但是,现政权并没有崩溃。在金玉均看来,那是一群庸庸碌碌的政客集合体,不需要外力,本身也会自然垮台。它之所以还能维持不倒,是靠支棍顶着,这根支棍就是清政府。清政府如果放开手,不需要多长时间,朝鲜政府就无法维持下去。

“不同清政府打交道。”说来也怪,金玉均的这种想法渐渐地改变了。

劝说清政府,不要从经济上援助朝鲜现政权——金玉均心里逐渐考虑成熟了一个作战计划。

现在清政府宁肯本国财政发生赤字,也要支援朝鲜,因为撒手不管,就可能被日本或俄国攫夺而去。金玉均打算对清政府首脑说:“你们放心地松开手好了,将来的朝鲜,既不能让日本也不能让俄国夺去,我来妥善处理。我有这样一个具体方案……”

口若悬河的金玉均时常把他的设想向别人透露一二,当然,是在没有日本人的情况下。

李逸植发觉金玉均思想上有了变化。金玉均要实现他的计划,不与清政府打交道是不可能的。

希望同清政府的首脑会晤,同李鸿章会晤,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怀抱这么一种想法的金玉均,唯一能吸引他不顾一切地咬钩的诱饵,是同李鸿章会晤这件事。

金玉均与李鸿章的联系纽带只有李经方。为金玉均设置陷阱,若直接从李鸿章那里发出邀请,反倒会使他戒备。

李经方目前正在风光旖旎的芜湖之滨疗养,从实际的任务上脱离一些,也许更合适。

假如这当口,从李经方那里发来这样一封信,金玉均肯定会立刻动身的,即:“昔日与足下畅谈风雅,今日何不凭眺芜湖名胜,重温旧交乎?如蒙不弃,交换风雅以外之意见,亦感幸甚。”

李逸植与中国公使馆取得了联系。像金玉均那样采取强硬的独立路线的人,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