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五十八章 “边内榜”

贞观五年年底,学部尚书郑玄受天子刘备之令,公示天下,正式推动第一届科举考试,并下明文告知各州予以准备。

其后,与天子刘备和诸多专业学者齐聚一堂,商讨出了第一份全国适用的考卷,用于州考。

贞观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州考正式展开,全国每一所州学的学子和太学学子只要愿意参考,并且成功报名,就能参加州考,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费用,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家庭出身,祖辈功绩、官职什么的,一概不问,只看成绩,只看考试的分数。

最终,全国已经建设完毕并且正式投入教学工作的十三所州学与太学一共有三十一万人报名参加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州考历时三天,所考内容多系基础内容和基础内容的延伸,但是题目难度较大,内容繁杂,需要进行作答的题目极多,包罗万象。

儒家经典有之,九章算术有之,天文地理有之,农业工业有之,甚至连物理化学都有。

这种包罗万象的考卷以及一连三天的考试时间对于学子的运算能力和抗压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考试之后,各地学子鬼哭狼嚎者数不胜数,很多人都表示他们没有完成全部的题目,一些题目甚至需要用一整张纸来进行作答,内容极多,尤其是数学题,更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运算。

虽然考试整整有三天时间,但是很多人都说他们在数学题方面有相当多的内容来不及运算,或者说在数学方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其他的题目没有时间作答。

州考结束之后,学子们之间开始流传起了对于数学题的恐惧。

谁都有可能欺骗你,但是数学不会,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州考的阅卷时间是七天,七天之后,就会对外公布这场考试的最终结果。

考试的选拔方式在刘备这边主要是根据各州州学参考人数的不同划定录取人数,然后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分高入选分低落选的原则,选拔出最优秀的一批进入第二轮选考的环节。

因为这一次参考学子人数较多,三十一万人的规模也是惊到了不少朝廷官员,后来大家一合计,觉得这应该是那么多年来学部大力推动学子们入学的成果积累而来的成果,所以人数才特别多。

尤其是凉州、雍州、益州和司隶地区,因为学府办学入门早,体系较为成熟,入学的学子较多,积累到现在,才有那么多人希望参与考试。

因为参与者太多,所以选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