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7章 意外的盟军

碾死孟之祥就是弹指一挥间,但孟之祥赶上了好时机,他的后台都在上升,对他的支持是有力的!

今年(嘉熙二年)春正月初一,下诏侍从、台谏、卿监、郎官、帅臣、监司、前任宰执侍从官举荐通晓军事财政者各二人,三衙和各军统制举荐将才二人。

十四日,下诏史嵩之升为端明殿学士,享受执政待遇,依旧为京湖安抚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兼鄂州知州,召前往朝廷;孟珙为宁远军承宣使,依旧带御器械。

瞧瞧,对孟之祥最亲近的两个人都是高官,尤其是史嵩之,已经升任了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待遇,位高权重,朝廷要是对孟之祥不利,那就是打重臣的脸。

当史嵩之看到了朝臣们对孟之祥的议论后,他毫不犹豫地上表保奏孟之祥:

其一,当时孟之祥说要改动军制,史嵩之是知道的,也是赞同的。

其二,鞑军之患,甚于契丹与女真人,绝不可轻视,当以更多的方法,尽全力,试验一切的可能,方可战胜鞑军。

因此,史嵩之建议不仅仅是孟之祥本部军马置行军、后勤、军纪参谋官与教导队,应该在整个川军中都试行,以便专业人士做专业事,减轻主将的负担的同时,也能分薄了主将之权,更利于大宋统治!

至于胡清献的弹章中说孟之祥类王安石,更被史嵩之嗤之以鼻道:“王介甫文名动天下,孟小七区区弱冠,胡御史的说法,将他与王介甫同列,真是太抬举孟小七了。”

史嵩之此人,功利心重,敢作敢为,为孟之祥背书,招致参知政事李鸣复私信指责其道:“……君侯为孟之祥发声说话,若日后孟氏造反,酿成大宋危机,君侯万死难辞其咎也!”

李鸣复者,字成叔,泸州人,为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进士,历任官员,端平三年1236年,李鸣复升任参知政事,成为副相,后外出任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今年,李鸣复入朝再任参知政事一职。

他深责史嵩之,然而史嵩之傲然道:“只要本官在朝一日,孟四、孟小七,皆不敢反!”

换言之,如果朝廷对他史某人不客气,要是他不在的话,那么发生什么事就不要怪他了!

至于孟珙,事涉自家侄子,不便自陈,但要是朝廷对孟之祥不利,则他一定会上折子保奏孟之祥,给朝廷施加压力。

本来史嵩之与孟珙是外臣,说话不够方便,远不够台谏们说得响亮有力,但出人意料地,朝堂上,孟之祥意外得到了一个极其有力的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