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6章 【宁忠之死】

极高,需陈设卤簿、仪仗、大乐,设纠仪御史纠察百官。文武官员依品阶班立,十三州进奏官执方物入献。待时辰一到,皇帝升座,鼓乐齐鸣,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

今年的正旦大朝更加隆重,因为集宁侯唐攸之亲自写就的胜表奏章在年前二十八日送来京都,西境大捷斩杀吴军十三万余人,此战过后西吴国力大损,至少二十年间再无侵犯大梁边境的能力。

等到大军带着战利品返回京都,那时候还要举行无比盛大的仪式,开平帝将会亲自去往太庙祭天,告慰列祖列宗之灵。

大朝只是一场盛大又冗长的仪式,本身乏善可陈,好在朝会结束后所有臣子都能领到一份赏赐,这也是许多穷困的京官们能耐着性子一丝不苟履行朝会仪制的原因。

这场朝会对于很多重臣来说显得十分特殊,西境大捷带来的冲击力还没有消化完毕,开平帝又领着两位皇子出现,让他们担任自己的副手主持完整个仪式,其中隐藏的意味值得深思。

申时初刻,持续四个时辰的正旦大朝终于结束,绝大部分臣子们终于能领取赏赐,然后回家歇息,但是六部侍郎及以上的重臣却不能离去,他们被召到两仪殿中继续商议政事。

往年并不会如此,开平帝虽然勤政,却也不会严苛到那种地步,毕竟眼下仍旧处于年假休沐期间。

但是今年情况特殊,在西境大军回京之前,必须先议定一件事。

唐攸之的那封胜表奏章里,除了详细叙述战事的首尾之外,还附着一份极长的名单,那上面便是此次大战之中的有功之臣。

朝廷需要尽快决定如何赏赐这些功臣。

殿内的气氛与之前大朝会时截然不同,略显沉闷和严肃。

功臣自然要赏,可是如何赏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盘算。

开平帝冷峻的目光望向六部尚书中的一人,淡淡问道:“刘卿,你是兵部尚书,这件事理当由兵部考功司先拟出一个大概的章程。”

兵部尚书刘大夏年迈却硬朗,闻言出班奏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开平帝道:“说来。”

刘大夏沉声道:“集宁侯所写的功臣表中,中山子裴越位居第一,臣认为此举不妥。”

开平帝问道:“有何不妥?”

刘大夏强忍着怒意说道:“臣并非是要否认裴越在西境之战中的功劳,但是他身为藏锋卫指挥使,不遵西军主帅之令在先,擅杀武威侯宁忠在后,如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