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占小便宜吃大亏

也算是比较少见了,否则孙老恐怕连自己的名号都不会说出来的。

“哎呦,我这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听到孙老报出了家门,走出病房的满军连忙折返了回来,几步就冲到了病床前,紧紧握住了孙老的手,开口说道:“一直久仰孙老大名,可却是没有机会拜见,今儿还真是巧了,能结识孙老您……”

和旁边莫名其妙的方逸等人不同,作为古玩行的从业人员,满军对于孙老的大名,那简直就是如雷贯耳,不仅是他,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只要是古玩圈子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听过孙连达这个名字的。

一边握着手,满军脑海里一边浮现出了面前这个老人的资料。

孙连达,原金陵博物馆的馆长,现年应该是六十五岁,孙连达出身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父辈熏陶就接触到了字画陶瓷,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底蕴相当深厚。

孙连达在金陵博物馆工作了一辈子,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接任了金陵博物馆馆长的职务,前几年刚刚从博物馆馆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下来,但也就是卸任之后,孙连达的名号才真正在古玩行里响亮了起来。

以前在博物馆上班的时候,孙连达所鉴别的古董,那是被称之为文物的,而且他也极少或者说是从不给外面鉴定古玩,所以他在国内文物界的名声虽然很响亮,但古玩圈子里却是没多少人知道孙连达是谁。

不过在退休之后,孙连达和外界的接触倒是多了起来,被返聘参到京城故宫博物院工作了两年,并且成为国内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参与了好几次从国外收回文物的鉴别工作。

在一次有争议的文物鉴定工作中,孙连达断定一件明代董其昌的字画作品为清末仿品,和当时同在鉴定委员会的一位国内知名书画家起了争执。

在两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情况下,最后工作组通过碳14测年的鉴定方法,得出了结论,这幅画所用的宣纸和董其昌年代不符,直接证明了孙连达的鉴定结果是正确的。

经此一事,孙连达在国内古玩鉴定圈子顿时名声大噪,被认为是当代字画鉴定的代表人物,由于他极少出手帮私人鉴定并开具证明,所以他在圈内的名声也非常好,他出具的鉴定证书可谓是一纸难求。

这几年孙连达感觉年老精力有些不济,就辞去了委员会的日常鉴定工作,从京城又回到了金陵生活,只是他很少出现在古玩圈子聚会的场所,是以满军虽然听过孙老的大名,但却是从来都没见过孙连达。

“孙老,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