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30章 大尺度

更重要,见不贤而内自省!”

“请方先生指教。”衍圣公目光微亮,隐隐有所觉,但依旧挺直身体,稍稍低头,状如蒙童。

方运道:“在封圣前,我和所有人一样认为,这句话中的‘贤’是贤能的人,而‘不贤’,是另一些不贤能的小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贤能的人向他学习,见到不贤的人也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对方的错误。这个说法没有任何争议。毕竟在论语中,这话的上一段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两者有联系,‘贤’和君子对应,‘不贤’和小人对应。但封圣后,我才意识到,我们之前看待《论语》的尺度,太小了。”

“尺度?”衍圣公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关键。

方运微笑道:“对,就是尺度。如果我们用最小的尺度衡量,这句话的语境只是我们眼前看到的几个人,有贤才,有小人。但我们如果用更大的尺度衡量,比如延长时间和空间的刻度,我们会在历史中寻找两个完全没见过面的不同人比较。比如,我与孔圣,孔圣贤,我不贤。即使这样,差别还是不大。”

衍圣公轻轻点头。

方运继续道:“那么,我们在把衡量这句话的尺度再扩充,把数量扩大!我们要把古往今来,圣元万界,所有族群中的贤人与不贤人都囊括进来!我们会发现什么?我们其实是无法准确标注每一个人,那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去学习的不是某一个贤人,而是所有人身上共同的优秀才能。我们也不是去找一个小人自省,我们要去找所有人的错误去自省。”

“这叫……”衍圣公感觉自己明白了什么,但又不好说。

“从现象中抽出共同、本质的东西,也叫抽象。”方运道。

“妙不可言!”衍圣公抚掌称赞。

方运继续道:“当我们忽视孔圣这个个体,当我们把那个时代甚至不相邻时代的贤人聚集在一起去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绝大部分贤才,都在学习,或者从书本上学习,或者从亲身经历中学习,而且那些贤才随着学习而不断进步,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孔圣的教化大道,孔圣的学习之道,万古不易,乃是堂堂正正的万世根基。”

衍圣公重重点头。

方运又道:“但是,如果我们再把孔圣、孟圣和那些真正治国有成的明君名相名臣放到一起比较,放到一起衡量,我们发现什么?那些治国名臣并不按照孔圣孟圣的仁政礼乐来治国,而且他们还都有过相当大的成功。那么,怎么让我相信孔圣的治国理念是正确的?”

衍圣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