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723章 大明也会炮舰外交

太多,所以土地不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口才是!

所以暹罗是没有什么自由民的,无论男女,都必须向所在土地的领主登记,然后领取份地耕种,还要承担相应的税赋和兵役。而且所领的份地不能买卖,如果年老无力耕种就要返还给领主。

因此暹罗国的平民,基本上都是种地的农民(农奴),手工业者大多是奴婢,耕5个莱的地养活自己,还要给领主干手工,这活儿能干得这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暹罗国内的商人,则多是外国移民,主要是华人,也有少量印度人、日本人、安南人和西方人。

因为人口太少,而且女多男少(在17世纪,暹罗的男女比例是相当失调的),所以暹罗国向来很欢迎外国的成年男性移民。移民也被当成“平民”,但是却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只需要纳税,不需要承担兵役或劳役(通常是一年服役6个月),这让他们可以比较自由的活动,因此可以从事商业活动。

所以在许多年后,暹罗国内有钱的除了老牌贵族,就都是外国移民的后代了……

而且由于暹罗国内的女人比男人多很多,所以许多在本国娶不上老婆的单身汉,在暹罗国都能娶上老婆,还能顺带着得到一份产业——暹罗国萨克迪纳制在授田的时候不分男女(田太多了怎么办?),都是25个莱,而且暹罗国这里的女性都很能干活,吃苦耐劳(南洋国家都这样),在种田这方面不比男人差。

对于一个万里迢迢而来,又两手空空的外国移民,在这样一个很容易染上热带病的国家当中,娶一个有点产业又肯干活的当地女人做老婆,简直是上天的恩赐了——一个暹罗老婆等于60亩已经开垦过的土地(种得咋样不说,但肯定不是树林),有一定数量的农具,可以遮风挡雨的住处(可以避免染病),有人照顾(知道怎么避免热带疾病),还有足以果腹的食物。

有了这样的生活条件,移民感染热带疾病或是活活饿死的概率就会大幅下降,而且也很容易站稳脚跟,然后发家致富。

所以对于两手空空的中国移民来说,17世纪的暹罗绝对是最理想的去处,不是之一!

如果不是大明帝国这两年在东南亚的强势吓着了正在搞“文艺复兴”的阿瑜陀耶王朝的巴萨通王,暹罗王国和中华移民的和谐关系还将会长久持续下去。

可是占城被大明、安南联手灭亡,真腊国东部的大片平原被大明的金瓯营田使司强占的情形,让阿瑜陀耶城的君臣感到了恐惧。

因此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