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

又与欧阳举人交好,此时当然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只道:“欧阳兄为盟主,我们是最放心的。”

丁举人俞秀才等辈刚刚已经被打入另册,这时候怕犯了众怒,哪里还敢说话?只默然不作声生闷气,却又不愿离去。

欧阳举人连连苦笑,心中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当初看叶行远貌似很有前途的样子,便顺手帮了几次,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报……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么?

叶行远在欧阳举人耳边轻轻说了一句“雨水为先”,然后便袖手旁立,让欧阳举人出面发言了。

欧阳举人也不是蠢人,当即领会到叶行远的心思,便开口道:“蒙诸君错爱,让我当这个盟主。我不敢妄言妄行,只是有两点想法要与诸君说。

首先当务之急是联名上书,代表全县绅民请周县尊均平雨水,以缓民愤——这也是王老前辈生前所求,不可不行。

然后与此同时,再细细访查老前辈过世真相。如有当事者,必严惩不贷,县衙也必须要给全县绅民一个交待!”

其实两件事还是两件事,但欧阳举人却巧妙的将两件事颠倒了一个顺序。今日本县士绅聚集在此,是因为王举人之死,所以才会有如此自觉的集结。

但王举人死亡的事情并不清晰,各种证据严重缺乏。那各方扯皮起来,就没完没了旷日持久了,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期间变数太多,周知县又不是只会被动挨打的傻子。

其次,万一查出来王举人之死只是意外,与周知县并无干系。那士绅立场就反而显得尴尬了,到时候集会难以收场,只能不了了之。

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在雨水分配,倒不如借王举人事件,趁着全县士绅都聚集在这里时,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然后再慢慢扯王举人案的真相,时刻对县衙保持压力。

再无人出言反对,全体士绅联名上书,对周知县下最后通牒也就成了这次集会的定议。欧阳举人当场亲自作文,然后传阅过后,众人便开始签名。

四位举人合署,数十秀才副署,包括丁举人和俞秀才在内,一个都没漏下。又因为叶行远首倡大义,虽然年资最轻,众人却礼让他在秀才中第一个签名。

叶行远当然明白,众人除了确实是示好之外,同样也有不想做出头鸟的心思,这才让他做了秀才第一位。但叶行远并不在意,既然做过了“首倡大义”之人,第一个签字又算什么?

在场士绅都签过后,欧阳举人举目四顾道:“诸君之诚心,祖宗神明可鉴!不知哪位愿意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