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

五贯,然后按等级再分,如孟珙、江万载、陈贵谊三位老大,一人被朝廷豪赏一百贯钱!

以下类推,小兵最低有五贯,如孟之祥有三十贯,比普通指挥使多十贯,因为他带有朝廷“郎官”的头衔。

这笔钱给得极慷慨,要不是在外作战,并且是与外国盟友并肩作战,也挣不来这笔钱,毕竟胜利后还要赏赐一笔钱。

南宋不抑商业,而且有旺盛的海外贸易,朝廷的收入不低,但花的钱更多,毕竟宋朝的“三冗”即冗兵冗官冗费是出了名的。

为了在盟友面前充大头,大宋朝廷打肿脸当胖子,给官兵们发了一笔不菲的钱过年。

总体而言,在正常情况下,宋朝一名中等禁军全年所有收入加在一起,大约有30—40贯,可以勉强维系一家人的温饱。上等禁军的日子稍微宽裕一些,下等禁军和厢兵的日子就过得比较紧巴了。

目前忠顺军在外打仗,年入超过五十贯,再收到这笔过年钱,确实丰厚。

宋朝军俸的发放方式特别有意思。宋真宗时规定:“军士外戍,家属在营者半之。”这是说,当士兵外出作战时,军俸分作两份,一份发给士兵本人,一份发给家属。同时,士兵的月粮、春冬衣等,也是全家一起享用。

这条规定一直执行下来,但象孟之祥暂时没有成家的是全额发给,不过要是发给他们几十贯钱,这么重,他不用打仗了,以前他可以把下发的军俸放在枣阳给孟家人接受,回去再拿,发个凭证给他们就行了,现在则改为放到“丰顺”面店那里投资和购物用。

拿到钱和凭证的官兵们欢天喜地,更让他们欢喜的还有一份厚礼,那就是军人家属们发来的家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要说到江万载这人还是可以的,他承办军邮,每每运粮来前线时就接受家信,一起送来。

军人们手捧家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普通军人只送家信,但军官们则有特权,家里过年的礼物也随同送来,如孟之祥有多了一份牵挂,那就是他的“丰顺”面店给他送来的面团、坛装酱汁、浇头和臊子等一大堆,以及“飞鸿”弓箭店送来的精制箭,还有托面店掌柜采购的荔枝膏、葡萄膏、橘子膏等救命水、以及需要的医用药材。

看到这些东西,孟之祥心忖得买些田地庄园,这类过年时庄头乌进孝给贾府进贡送过年物资的事情就会发生。

什么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