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魔都泉州

,王林查案,就孟之祥看来,很不专业,非常拉胯,只是找些官吏、商人来谈谈话,甚至连账都不查。

但孟之祥并无查案的业务,没必要理会他如何查账,见安保没有问题,就换了便装,满城乱走,了解泉州。

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陆运出口不行,国内各行业商品又有产能过剩的风险,中央财政还要支撑有史以来最庞大、工资待遇最高的公务员队伍,怎么办呢?

极具商业天赋的大宋天子将目光投向了东部和南部漫长的海岸线:从市舶得到的收益最多,所得的税收数以百万贯计。这不是比从百姓身上取得的更多吗?于是发展海上贸易、成立海关部门——市舶司成为了宋朝政府创收的不二选择。

元丰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立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几十个国家。

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

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佑(1049年—1054年)的53万贯,治平(1064年—1067年)63万贯,到了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已达200万贯,约占中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

现在的海关税收更是有多无少,泉州市舶司岁入超百万缗,刺桐城可闻万国音,超过了一百种外国语。

南宋,因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被后人诟病,但宋廷南迁带来的江南大开发让泉州获益良多。

特别是泉州比广州更靠近京城临安的地理优势,使宋廷十分重视和扶持泉州的海外贸易,泉州市舶司成为南宋两个市舶司之一。

泉州港由此赶上并超过广州港,甚至,中国与外国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多以泉州为基点。

走在泉州海边,一些天竺商人正在展示自己带来的云母、金刚石、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