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

西尼公使是积极的干涉论者,他曾极力建议本国政府,介入朝鲜问题。他断言,日本独占了朝鲜,俄国的情况要比现在坏得多。

在不能把大军运往远东的现在,俄国希望朝鲜局势像以前一样动荡不安。一旦中、日两国中的某一国确实控制了朝鲜半岛,俄国就没有南进的希望了。

喀西尼公使的势态分析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现在无法把大军运往远东,如果干涉失败,就将束手无策,尴尬地退出,把俄罗斯帝国的面子丢尽。

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以前,在远东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俄国的这一弱点,日本最清楚。

即使进行干涉,成功率也将是最低的,这就是俄国外交部的判断。

北京的喀西尼公使是积极的干涉论者,而彼得堡的外交大臣格尔斯却不是。

东京的希德洛夫公使报告说:“日本国内呈现极度兴奋状态,恐怕政府欲罢而不能。”

日本国内舆论是清一色的主战论,而且正如希德洛夫所说,是处于兴奋状态。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所追求的目标——跻身列强,就在眼前。所谓“列强”,就是倚恃武力,出兵外国,夺取利益的国家。日本正处于这种夙愿即将实现的兴奋之中。报纸也煽动着主战论。

6月29日的《时事新报》刊登了这样一段报道:

旧水户藩复权士族及旧须坂藩复权士族二百六十八名之总代表,昨日经东京府向陆军部请愿,欲组成战刀队,赴朝鲜参战。

下面是7月1日《东京日日新闻》登载的报道:

关东地方素有侠客之称的石定事高桥文吉,为此次朝鲜事件,近日纠集府下游民一千人,亲自统率,呈请从军。有人说:汝志诚可嘉,只是战斗均由海、陆军队承担,恐难以如愿,不如去当役夫,冲入枪林弹雨之中,协助辎重士兵。于是,高桥为此而到处奔走。

7月4日,在神田锦辉馆举行演讲会。大讲什么“千载难逢”“机不可失”“东洋盟主”“千钧一发”“朝鲜风云”等,是一次主战论的演讲会。大井宪太郎、犬养毅、长谷场纯孝等人是主要角色。

当时日本报界都把李鸿章写成一开始就是主战论者,而朝廷则持非战论。其实,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宫廷中分为两派——后党和帝党,前者是稳健派,后者是主战派,李鸿章当然是站在西太后一边。

据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的《涧于集》记载:

是日(阳历7月9日),俄使来。和议无成。合肥(即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