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

各国公使驻在北京,除了与总理衙门的大臣们打交道之外,还要同天津的实力人物李鸿章往来,展开两面作战。

英国驻天津领事对李鸿章说:“英国认为日本派遣大量军队是非法的。现正通过驻韩领事、驻日公使,劝告日本政府撤兵。”

“关于此事,英国外交部正在同驻伦敦的日本公使接触。”

意思是要给李鸿章一个强烈印象:关于朝鲜问题,为清政府尽力周旋的不单是俄国。

李鸿章对英国领事说:“请贵国海军提督率十余艘铁甲舰去横滨,如何?请提督与驻日公使一同去日本外交部,面对面地交涉,指出日本以大军威胁朝鲜,妨碍远东的和平和贸易,与英国关系极大,希望立即撤兵……大概日本会听从英国劝告的。这件事,还请你同北京的欧格讷先生研究一下。”

“一定按阁下的意思发电报。”

作为一件公事,英国驻天津领事把李鸿章的意思报告给北京的欧格讷公使。其实,这种提议太孩子气了,李鸿章并没有认真地考虑能否实现,只不过同英国领事开了个玩笑,他的话外音是:调解的事已经委托给俄国,现在不是英国出面的时候,但若能做到这些,自当别论。

欧格讷当然不会把李鸿章的提议报给本国政府。

不管清廷对英国多么冷淡,英国还是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欧格讷同东京联系,英国驻日代理公使巴健特造访日本外交部。他问陆奥外相:“清政府对日本政府的提案想附加一些条件,然后再举行谈判,贵国意向如何?”

欧格讷的调停方案,并不是李鸿章提出的,而是得到总理衙门的谅解。李鸿章一心把希望寄托在俄国身上。

在伦敦,英国外交大臣也通过日本公使青木周藏,劝说日本接受英国的调停。

“日本应当尽速解决朝鲜问题,否则,俄国可能会号召欧洲各国,采取联合仲裁。到那时,恐怕日本在国际外交上将陷于孤立。这一点,请特别考虑。”

“我国也有一条不能退让的界线。”青木公使答道。

“是不承认清政府对朝鲜的宗主权吧?”

“一点儿不错!”

“宗主权目前已是有名无实之物,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各国才往朝鲜派遣公使和领事。若想解决当前的问题,该避免的一定要避免,这就是外交!”

“阁下的意见我将转达给本国政府。”

青木公使向东京发电报,申述了个人意见:接受英国的调停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