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杀风景(九月初九)

时隔七年,再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谢老太爷真不想回雉水城来面对反目的发妻, 离心的长子以及葬了谢子远这个无辜孩子的祖祠。

但为官三十载, 老太爷挣的家业大头都在雉水城, 京城仅有两处宅子、四个铺子和三个千亩地的小农庄——只凭这些根本支撑不了一大家子人的优裕生活。

当然他在还好,他手里有老家祭田的出息做贴补, 日子能过, 但“人生七十古来稀”, 他年过花甲,谁知道哪天就去了?到时他这些儿子孙子的日子要怎么过?

以他发妻周氏和长子这些年的恨性, 老太爷想:到时怕是连根草都不会再送来京城。

此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七年,老太爷的一众儿孙里除了身在老家的长子谢知道中了一个举人外,其他人在考场全军覆没, 连个秀才都不能中。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老太爷心中有愧,便觉在京儿孙们屡试不中的缘故是因为谢子远死得冤,以致祖宗不喜, 祖坟不佑。

为了十一个儿子和他们儿子的未来,老太爷思前想后终还是回了雉水城——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老太爷想解了这段冤孽。

为免一个锅里吃饭, 锅碰瓢,瓢碰锅的再生出事,老太爷一回来就作主分了家。

因为对谢子远的亏心,老太爷这回分家完全照《大庆律》给长子谢知道七分的田地不算, 还给长孙谢子安按幺子的份折算了一份。

老太爷以为自己处事公正,结果不想他父子两个完全不领情——分家文书拿到手,父子两个一个闭门读书,一个称病不出,竟是连面都不露了。

老太爷想着他和长子谢知道之间可谓是冰冻三尺,于是便想着俗话说的“柿子捡软的捏”,他笼络好才十五岁的谢子安也是一样。

谢子安是谢子远的亲弟,是长媳杨氏留在这世间的唯一骨血。老太爷想谢子远和杨氏若是在天有灵,看见他善待谢子安,想必也能消些怨气。

老太爷第一次见到分家后的谢子安是在花园假山顶上的惜字亭。

老太爷做官时风雅惯了,平常就喜欢看个花赏个草啥的。他家来后闲则无事便就想好好修回花园。

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爬上花园的假山顶堪查地形,结果站到山顶,老太爷才发现整个花园的风景最佳处竟不知何时修建了个烟熏火燎的惜字亭——明明他七年前进京时还没有。

何谓杀风景?前人曰:清泉濯足;花下晒裤;背山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