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院试(五月底)

院试归提督学院管, 因考生人数多, 有两千多人, 考试地点设在了贡院。

这是谢尚头一回进贡院考试, 但因先前在家模拟过许多回, 坐进只两块木板的考号倒是没啥不自在。

李满囤这两天也在谢尚宅子模拟过考号, 加上他原是苦出身, 且院试就考两场,一场只考一天于他也不算难过。

一时试卷发下,李满囤看卷子果是背默诗文两样一卷考, 不敢耽误,赶紧瞅了瞅文章题目,然后一边打腹稿, 一边开始磨墨…

主持一省学政的大宗师吴钧在开考后背着手从通往各排考号的甬道上慢慢走过, 重点审视头几排考号里这一回府试的名列前茅者——至于历年没考中秀才的童生,吴钧几乎不作关注。

礼部的历史数据统计显示朝廷十之八九的举人都是童生秀才连中, 而这个数字在进士身上则差不多是十成十。

全神贯注写字的谢尚敏感到有人在打量他, 但他不为所动——他爹说了, 殿试就是在当今圣上和殿试管的眼皮底下

作文。

一个慌张就可能影响前程。

他得早早习惯考试时被人注视。

注视, 特别是被考官注视是好事, 说明考官留意到你了,开始考察你了, 这时候不要怕,要好好表现, 记住越从容越好, 要禁得住看!

要知道科举的目的是做官,而一个官,即便只是一个七品县令,但凡升堂审案,堂外无不聚集万千百姓。

所以这想做官还能怕人看?

做官就是这样,官越大,威风越大,看得人就越多——怕人看,是做不了官的!

谢尚想中状元,想着得有天下文魁的气度,于是坐得越发端正了…

大庆朝所有的大宗师都出身翰林,吴钧也不例外。他是谢子安前科的探花——别看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才五品,但只要外放学政,立刻就能升到和一省布政使同级的正三品,且因为是钦差排位还在布政之上。

要不怎么说翰林院清贵呢?

似吴钧的同年都还在五品知州任上烦恼怎么才能升知府的

时候,他已然穿上了正红官袍,成了一省宗师!

谢子安进翰林院的时候,吴钧还没外放,自是认识谢子安——今儿在一排考号里吴钧也是一眼认出了谢尚。

没办法,父子俩一个模子,走在人如潮涌的大街上都能一眼认出,何况是在他这儿已挂了号的一府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