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照样会成为大楚的未来。”

一时无言,李阁老反复推敲太子所言,不禁惊异道:“殿下的目光比老臣想象得更加长远。”

“未必多么长远,”谢夺眯起眼盯着他:“那一天,很可能比你想象中来得更早,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权利下,一旦掌权者是个蠢货,父皇与先祖积累的一切基业都会瞬间坍塌。所以,任何权利都得有所限制,因为我没法保证我儿子我孙子都不是蠢货,您也不能保证下一任内阁首辅次辅都有您这样的才能与气度。更公平公正的规则,不止能保护百姓,也同样能保护你我。”

李阁老哑口无言。

谢夺上前一步,挑眉低声告诉他:“我支持六哥的政见,是因为我跟他期望的方向大致相同,只不过目标不如他那般大公无私。这世间很奇妙,如果你的目标刚好能造福大多数人,只要方法用对了,就一定能成功。李阁老,我从没对任何人说过这些话,之所以告诉你,是因为如今只有你和我在同一条船上,你得清楚我在想什么,不要怀疑我这么做,是为了对谁摇尾乞怜。”

李阁老拱手郑重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老臣仍然希望殿下不要将政务交给燕王批示,即使目标相同,燕王与您的处事方略,也相差甚远。”

二人沉默对视,最终,谢夺选择妥协:“我去陪六哥一起批奏折。”

*

这次皇帝养病的时间超过了往年任何一次,朝中渐渐起了些闲言碎语。

韩皎倒是没有参与探讨。

他很忙,身兼两差并不是多领一份俸禄那么简单,礼部的事情也很繁杂。

他在仪制清吏司这个部门,除了参与各种庆典仪式安排工作,还要负责各种科考事宜,包括各地办学、传播学术思想之类的事情。

在这件事上他稍稍有一点私心,他希望大楚民间的学术风气始终保持开放的氛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另外还要注重一下数理化方面的人才培育。

所以,他半个月前写了篇奏疏,想劝上头的官员,通过编写新版官方教材的提议。

但是前几日他的奏疏被退回来了,没有任何批示。

这让韩皎有点茫然,正常程序下,这类奏疏应该会由礼部尚书批语后,递交内阁票拟交由皇帝批示,而韩皎的奏疏上,没有任何一级部门的批示,那这是不是代表领导漏看了,直接给他发回来了?

再三琢磨之后,韩皎稍微改了几段内容,誊抄一份再次递交上去了,然后,就在此刻,他被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