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987章 《父亲》

找条道跟林海文搭话都找不见。

其实也不只是他,早些年,林海文常常有各方饭局,好些东道都是给别人搭台的,比如李江那儿子虚假署名,比如瓷都的舒博海,比如华南报业的霍副总……多了去了,但随着他的良善性格越来越广为人知,似乎大家也都不忍心再来为难他了,这种饭局才渐渐少了。在林海文自己这边,以前要去吃的饭局不少,现在的话,值得一去,需要一去的,没多少了就,说不去也就不去了。

混出头了呀。

但清凉山是真悲凉了!

扛不住了已经,只能往上报,市里,省里旅游局。

而林海文就坐在恶人谷画室,两幅画布放在他手边,这幅在晾干的时候,就画那一幅,但在学生们的眼里,有点好奇,因为这两幅画明显都是肖像画。

不过没有人问林海文,他显然非常专注。

“您已经成功兑换‘库尔贝的眼’”——听上去很可怕,但其实是个秘册类的兑换品。

“您已经成功兑换‘米勒的技法秘册’”。

在他的脑子里,悬浮球已经达到了86%,几乎是被填满的样子,而里头的气泡,属于林海文的那一个,已经和安格尔等人的一般大小,甚至更圆满一些,这表明他已经是完完全全可以和一众巨匠并立的水准了。

而在这些早就有的气泡之外,现在多了两个,一个是居斯塔夫·库尔贝,一个是让·弗朗索瓦·米勒。

库尔贝是写实主义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曾有一句名言“如果要让我画一个天使,那就必须让她来叫我看看先”,是只画‘我所看见的’的忠实信奉者,而米勒要知名的多,《拾穗者》《牧羊女》《晚钟》等等不朽名作,它们的艺术价值以及所代表的对底层人民的关注,曾经革新一个时代。同时,米勒用华国话来说,是个农民画家,他本身晚年就靠种地维持生计,他的作品主题也永远是农民。

林海文兑换这两位,当然是为了《父亲》这幅画。

面前的两幅布面,一幅将会是以写实主义,复刻罗大师的《父亲》,另一幅将会是林海文自己的源古典主义画作《父亲》,这是他的决定,在犹豫中,把两幅都画下来。

从技法水准上,今天的林海文当然远超当年二三十岁的罗忠立,甚至罗忠立一生也没有达到林海文这个水平。但《父亲》这幅画除了技法,确实有很多独属于画家个人的东西酝酿其中,它得以感人肺腑的,也不仅仅是画面,所以林海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