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6章 《花样年华》

海城的《电影画报》就给了花样年华的开机仪式一个封面——作为华国比较权威的一个电影专业刊物,这个待遇是非常罕见的,在《电影画报》接近百年的历史上,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花样年华》开机”

“林海文+田呈宗+祁卉+徐牧”

“大文学家+大导演+敦煌前董座+金龙影帝”

“华语影坛十年最受瞩目作品”

一行一行的大小标题,或者加粗,或者变色,将一个一个的符号、关键词突兀出来,映入读者的眼帘——其中最为巨大的字体,最显眼的颜色,不是田呈宗大导演,而是“林海文”三个字。

在内册中,《电影画报》使用了更加惊人的措辞:《花样年华》将是国产电影的新起点?

国产电影的发展是很有趣的,在上世纪末全面市场化之前,那些主旋律片子就不说了,只说开放之后,文艺片和商业片两条路走的都是磕磕绊绊。文艺片一直游走在审查的边缘,导演们似乎永远在关注伤痕——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而广电则永远在担心这些电影否定掉政府的成就,双方拉锯不休,你退我就进,跟游击战一样,至今没有改变。而商业片就更加诡异,叫好又叫座的商业片简直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国内电影人似乎永远学不会怎么做一部有诚意的商业片——要么干脆粗制滥造,要么就用力用错地方,或者用力太猛。

当然,面对好莱坞的巨大领先,对比之下,国内商业片不讨人喜欢也不让人意外。

“从备案消息看,《花样年华》是一部讲述爱情与家庭,出轨和忠诚的时代人像,它吊诡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冲突非常剧烈。而在老海城纸醉金迷的时代背景下,又被蒙上一层欲壑的霓虹灯光。纵然林海文的笔触特点是极其多变和丰富的,但我们还是能够想象这部电影必然是极其华丽的——不仅止于画面,还在于它的层次、衔接、讲述。它也必然是诗性十足的,充满了文人骚客的风流韵致。

一个理论上是华国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编剧,一个是作品等身的传奇导演,还有一对儿风流标致的主演,再加上这么一个老海城的别样故事,所有准备好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将为今天的国产文艺电影树立一个新的标杆——怎么讲好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你我身边生灭的题材和故事。”

《电影画报》之外,更为大众一点的媒体,关注点的就比较寻常了。

“分手礼物?林海文破戒为祁卉创作电影剧本——一个关于身心出轨的老海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