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3章 宗室

一波让大明财政背上沉重负担的势力身上,那就是大明宗室。

明隆庆三年,宗室人口过18492人。再过26年,到明万历二十三年,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估计到明朝末年,宗室人口至少已超过20万人,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发展最快的宗族,正如当时人王世贞所说,这也是“千古所未有也”。

巨大的宗室数量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开支,明制规定,宗室禄给标准,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

如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税粮总收入为2285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成为国家经费中的最大开支;光供养这些对朝廷毫无益处的宗室,大明每年几乎要消耗四成的国家收入,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啊!恐怕朱元璋也没有想到宗室的问题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境地吧?

除此之外,宗室还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就拿当初深受万历皇帝喜爱的福王做例子,他在就藩之时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而这些土地都是不用缴纳赋税的,单单一座福王府就占据了这么多的免税土地,整个大明二十万宗室加起来又是多少?如果再派出那些士绅免税土地、隐瞒不报的隐田,以及僧田等,大明究竟还剩下多少缴纳赋税的土地?国家的赋税都压倒那些可怜百姓的身上,他们不造反才是没天理了。

大明后期,许多帝王也因为宗室的问题感到头疼,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削减宗室的钱粮,比如规定宗室成员必须要在玉牒中登记正式的名字才能得到封爵和钱粮,但是由于朱元璋规定的起名规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能用的字都用遍了,许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字来给自己取名字,朝廷刚好借此省下这笔钱粮。

另外皇帝也开始拖延给他们的钱粮支付,而且实际发放的数额也和规定的数字相差甚远,但是这都无法根本性的解决宗室的问题。

朱元璋规定,大明宗室,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他们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不得经商,不得参加科考为官,不得从事手工业,不得……反正他们只能待在府里吃了睡睡了吃,其他的几乎啥也不能干,朱元璋这是打算把这帮人当猪养了,养了这么二百多年,最终养出来二十多万废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