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7章

第197章

真正的国事,往往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的几个大佬与皇帝商定之后,直接就定了的。

拿到金銮殿上扯皮的,往往都是一些小事,或者说,无法在后面决定的。

比如,康国与大奉之间盟约,就必须在金銮殿中决定。

而现在的这场议事,就属于小事。

别看这些人吵得凶,张口闭口其罪当诛。

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些话,就是说说而已。

先把罪名往大了说,能成功最好,成功不了也无所谓,就当刷刷存在感。

左相文仲自然知道规则,知道在这里决定不了苏铭的生死。

可必须让陛下看到朝臣的愤怒,看到他们的决心,这样在做决定的时候,才会偏向自己这边。

待大部分都出现后,文仲看向了兵部尚书潘熬。

潘熬心领神会,大步走到了中央,高喊一声,“陛下,臣子潘玉,昨夜与贼子苏铭一起闯到了鲁国公府,是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说,在苏铭射下高祖门匾之前,曾劝过苏铭不要意气用事,并阐明了这块门匾是高祖所赐,可苏铭仗着自己的家世,肆意妄为,直接将门匾射下。并说‘陛下知道了此事,也不会怪罪他’。陛下,苏铭此子顽劣不堪,难堪大用,请陛下诛杀此镣!”

御史中丞看到这一幕,正准备上前,与潘熬正面交锋。

可在看到右相李九郎那微微的摇头之后,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不打了?

放弃了?

杨中丞看了一眼自己阵营中的那些人,见都没有出面的想法,索性站直不动,静等安排。

文仲在潘熬说完之后,就等着御史台以及中书省的反击。

可等了许久,都没发现右相派系的人有任何的动静。

难道说,他们放弃苏铭了?

嗯,极有可能。

李九郎定是知道了什么,这才选择了放弃。

苏铭啊,苏铭。

你虽然是镇国公独子,陛下的驸马,可是你做的事情,太过分了。

这一次,谁也救不了你。

徽宗皇帝等了半天,发现没有人再启奏后,这才缓缓地说道:“苏铭无罪!鲁国公逾矩在前,苏铭射下门匾,是因为鲁国公府公然在门上钉下了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不配再挂高祖门匾。现已全部收押,择日问斩。”

什么?

鲁国公府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