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昏君当道(完)

手中的权力,松绑被老臣们裹挟的朝政,清除朝廷中顽固守旧的反对派,通过设立内阁虚晃一枪,最终整个朝廷全在邵瑜的掌控之中,老臣们再想做什么,却有些晚了。

其他六人依旧苦苦撑着,柳达倒是干脆,直接选择了致仕,他儿子如今在地方为官,他只盼着自己这般识时务,能换来儿子前程无忧。

工部人员进行了一轮替换之后,在邵瑜的提点下,各类工作进展飞速,很快便改进了早有雏形的红衣大炮,海船建造工作也在缓步推进当中。

后宫里,许贵妃刚解除禁足,邵瑜又找了个由头给她继续关禁闭,柳贤妃出宫祈福,两个高位妃嫔都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皇后一家独大,又有宫人帮忙,顾云舒稳住了局面,总算不会再出现还需要邵瑜救火的事情。

一年后,装配大炮的新型海船试水成功,被推广应用于沿海抗倭前线,冷兵器战场突然冒出大炮来,打得倭贼落花流水,朝廷顺势开放海禁,鼓励民间组织船队出海贸易,朝廷为民间船队保驾护航,并收取不菲保费。

原本商人们对朝廷收取保护费之事怨声载道,但有一次某只商船返航途中遭遇海盗劫掠,而后船队管事试探着向邻近海岸的朝廷驻扎军求援,朝廷驻扎军直接派军出行,追回了被劫掠物资又剿灭了海盗。

相比较被劫掠的货物而言,缴纳的那一笔保费简直不值一提,自此之后,再无商人抱怨朝廷保费过高。

朝廷海军一直向外扩张,海船大炮威力震慑之下,附近的海盗全都闻风丧胆,而后一见是本朝的船队,海盗自动避让。

海禁解开的头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民间船只入海,邵瑜也派遣船队出海,但主要任务不是为了敛财而是为了带回海外作物种子,经过几轮实验之后,邵瑜直接推广海外高产作物,总算能使天下百姓不至于饿肚子了。

本朝的瓷器茶叶,在海外备受推崇,船只出海带了满船的瓷器茶叶,在海外换成金子之后,又购入大量本朝没有的海外货物,如此一来一回,收获颇丰,早几年还有船只从海外重金购得钟表、玻璃等物,但在邵瑜的示意下,如钟表早就被工匠们拆开研究透彻,而玻璃更是成了烂大街的存在。

曾经还有一只船队,将带出去的货物全都换成了玻璃本想奇货可居,但等到回程之后,却发现满大街的店铺都换上了玻璃窗户,最后连保本都十分困难。

又过了几年,海上生意稍微难做了一些,大多是本朝的东西卖出去,而海外的东西哪怕带回来也很难卖个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