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 一个还是两个

蔡可一直没主动提起这事儿,主要是他也有些犹豫。

原本他以为杨瑞除了写小说之外,就是只是跑滴滴,若是那样,自己给杨瑞提供了这个项目,他能做起来对他来说也算是创业了啊。

但问题是杨瑞现在已经有了一家停车场了,自己再跟他说,他能不能去做就两说了。如果蔡可煞有介事地跟他一顿介绍解释,结果杨瑞一句:不做。

那他得多尴尬。

是以,在见到杨瑞之后,蔡可并没有主动提起这件事。

不过,现在杨瑞主动问了,他也不介意和他说道说道。

“那是之前我跟几个朋友一直在做的一件事。”

“哦?什么?”

“一个类似共享平台的系统软件框架。”

“共享?”

“对,滴滴打车就可以看作一个共享平台,它给乘客和车主牵线完成出行,乘客的车费是付给作为第三方的平台,对于车主和乘客来说都很安全。”

“这么牛逼?你们能干的过滴滴?”

“开玩笑,我就是打个比方,滴滴那后续的投入太大了,不说运营,只说软件的开发我们就比不上。他得嵌入导航,IM系统,以及三方信息等等等等,我们的小团队还玩儿不了那么大的活。

我之前也说了,那是一个系统框架,可以做小型的三方共享平台软件,比如你提供某样有客户需求的东西,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写入程序,比如……家教吧。如果有人想做这件事,能搜集到想要做家教的老师的信息,录入平台,然后再联系到生源,那么这个买卖就算成了。”

“家教?现在的政策好像不允许在职教师做这个吧。”

杨瑞喃喃道。

“呃……是不允许,不是还有很多允许的业务嘛,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呗,反正让我说大方向是肯定没错的。这互联网的发展,有滴滴这个珠玉在前,后续的各种各样的共享肯定跟狗尿的蘑菇一样。但你让我想具体的,我没那么多闲工夫啊。”

不得不说,他的这番话杨瑞也觉得很有道理,滴滴一出,大家都只看到他在不停的烧钱,但谁也不能否认,当烧钱烧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会迎来的他的收获期。将司机和乘客的习惯培养起来以后,就是他收割的时候了。

是以,后续必然有很多跟进的。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跟风滴滴的企业必然有,而且不在少数,但学他的模式可以,但也做约车平台估计能活下来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