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错就改

国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战争。也就是说,共和国不会谋求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击败美国,只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迫使美国妥协让步。在战争性质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战争的手段、以及战争的最终目的自然会受到限制。共和国军队的任务不是打垮美国,而是“打败”美国。即让美国当局承认战败。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有很多。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终的胜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争中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让美国流尽鲜血,最终不得不到谈判桌上与共和国解决问题。

袁晨皓是个非常聪明的军人,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正是如此,他才积极主张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因为只有这个战术才能尽可能的与敌人打运动战,而只有在运动战中,才能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事实上。这也是裴承毅主张的战术。

从旧多天的战斗来看。袁晨皓把“围点打援”的战术思想执行得非常彻底。先是围住布吕歇尔的欧洲军团先头部队,然后围住欧洲军团,再围住前来解围的第7步兵师,最后围住数个美军师,每一次包围行动都能引来更多的美军。

打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指挥的2个战斗单位与两伊军队已经在战场上歼灭了美军第打手 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以及大约刃万土耳其国民军,还即将歼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战略师与第四突击师、以及大约力万土耳其国民军。

不得不说,袁晨皓既有集耐,又有野心。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他仍然没有要求增援,只是不时提醒裴承毅,把属于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力量派过去。也就是说,袁晨皓只用了2个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加上配合作战的旧来万两伊军队,就取愕了如此辉煌的战绩。照此发展下去,战争结束的时候,袁晨皓还能干掉好几个美军师。

裴承毅不是不想让袁晨皓打得顺手,只是在某些时候,必须以大局

重。

在围攻迪亚巴克尔的问题上,裴承毅就持保守态度。

按照他的部署。打到迪亚巴克尔的时候,袁晨皓这边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尽量利用迪亚巴克尔牵制美军主力部队,也就是按照之前的战术,围住迫亚巴克尔,迫使杜断向前线增兵六既然县”围点打援,就得生甩住吨,刀对付援军,而不是一鼓作气的消灭包围圈中的敌人。

当然,裴承毅这么安排的目的,还走向在突着行动上做点文章。

根据东方闻回忆,当时裴承毅正在安排一次非常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