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

坦之外,其他几个参战国的国力都很弱。承受战争的能力也很差,不见得愿意背负更大的负担。以孟加拉国为例,除了明确要求控制西孟加拉邦与邻近的孟加拉族聚居地区之外。并不愿意承担其他占领区的治安工作。从共和国的立场上讲。因为要通过这场战争控制拥有口亿人的庞大市场,即便可以与盟国签署“门户开放政策”之类的利益共享协议,也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共和国的利益。最理想的方法。仍然是通过扶持亲华政权来控制印度,而不是肢解印度。

第二个办法看似理想。实施操作起来却有很多问题。别的不说,扶持新政权,必须为新政权提供地点,而最理想,也最有说服力的地点肯定是新德里。虽然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成立新政权,但是从外交上看,要想让印度新政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就得占领新德里,把新德里设为新政权的首都。这样做,至少在形式上使新政权获得正统地位,逃到南面去的老政权则变成了流亡政府。

占领新德里,谈何容易?

按照裴承毅的计刮,打不打新德里都是个问题。

当然,王元庆非常清楚裴承毅的政治头脑。虽然在第一天晚上没有明白过来,但是以裴承毅的目光,在制订作战计戈打手 的时候。肯定会把攻打新德里放在更重要的个置上,甚至有可能先打新德里,再转向南下。

即便如此,问题仍然比较棘手。

按照王元庆的估计,就算在旧月之前占领新德里,然后让新政权上台,同时着手组建与培刮“印度新军。”到西年春节,最多武装一支人数不超过旧万的军队,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准军事部队。靠这样的部队,肯定无法控制整个印度。要想稳住印度的国内局势,至少需要刃万“新军”。毫无疑问,培刮肯定会持续到站年底。新军担不起重任,共和国的作战部队还得留在前线。果真如此的话。在岛年初结束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政治家,王元庆不会像军人那样思考问题。

实际上,以军人的手段,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办法也不难,只是得更加深入的权衡利弊。

以王元庆的战略眼光,他不可能不知道如何解决。说到底,解决办法很简干,一卜珑是在战争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民走政权,抚,:“还给印度,共和国尽量不要干预印度内政,由印度人决定印度的未来。

虽然这也是必须走的一步。但是早走与晚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按照王元庆最初的想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