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科举

子和三碗稀饭,“饭堂上坐不下了,我们赶紧吃,早点去考场适应一下。”

徐沛很沉默,吃完饭三人出发了,客栈门口停着几辆马车,已经坐满了士子。

“这边!这边!”

伙计招呼他们三人,“这边正好缺三人,上车就走了!”

三人坐上马车,马车启动,加快速度而去.......

考试大营前已是人山人海,数万考生在排队入城,大营分为甲乙丙三座考场,分别是进士科考场、明经科考场和工算科考场,他们考卷上写得... -->>最新章节!

卷上写得很清楚,入口三盏红灯笼是甲考场,进士科,两盏黄灯笼为乙考场,明经科,一盏白灯笼为丙考场,工算科。

“两位兄弟,我们就在这里分手了,希望我们都能考中!”一直沉默的徐沛终于开口了。

“徐大哥,也祝你高中!”

三人分手走了,余寿搜身检查后进了甲考场,一名士兵领他去了大帐,不多时,余寿就在自己的座位前坐下,有士兵给他送来笔墨和砚台,又送来一杯清水,湖名要在最后才能湖,这也是总结以前的教训,不少士子性急,墨迹未干就湖名,结果名字变成一团墨,白白失去了机会,按照新的的规定,考试午休时湖名,考官会送来湖名条和浆湖。

时间要到了,外面传来了轰隆隆的鼓声,关闭考场大门了。

这次科举,进士科考三天,第一天是贴经和文学、第二天是论文、第三天是对策,贴经只考十道题,文学是诗词赋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一门隐性的书法。

明经科考三门,文学、论文和贴经,其中大头是贴经,考五十道题,整整一天要不停地写,贴经占六成分数,论文占两成,文学占一成,书法占一成。

工算科的考试比较有意思,他们也是三门,文学、贴经和杂项,大头是杂项,工算科不考深度,而考广度,体现在杂项上,难度都不高,但知识面要全,比如会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作者是谁?

第二声钟响后,试卷发下来了,题目印刷在试卷上,进士科第一天上午考的是贴经,十道题,大概要默写三千字,时间也非常紧张,余寿迅速浏览一遍题目,这些题目他都知道,心中大概有底气了,他提笔写下了自己名字和考号,又把卷号写在最下面,卷号主要给监考官用,他需要把三天的考卷归在一起。

大帐里十分安静,只听见考生沙沙的走笔声,每个考生都全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