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2章 忽必烈之心

言后,兀良合台大吃一惊。

好计!

好冒险的计!

这种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兀良合台压根儿不喜欢。

也不是他一味地循规蹈矩,事实上,兀良合台用兵大胆,其征战范围东达图们江流域,西至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地,横扫敌人,在许多地方进展神速,不乏以少敌多的战例。

依他现在看来,己军内外交困,大汗归天,一旦军队得知,军心不稳,而且三路大军已去其一,宋军则是实力雄厚,打败大汗的孟之祥不必多说,就连吕文德也不是好惹的,忽必烈没能打败他,而兀良合台对上吕文德的话,自问也不见得讨得了好。

一旦进军,要打败吕文德,至不济也要避开他,往临安的道路不好走,到达临安后一旦不能速下坚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的宋军,会将孤军深入,没有援兵和补给的他们消灭掉。

明摆着忽必烈兵着险着,然而兀良合台能说个“不”字吗?

忽必烈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帐内那些全副武装、膀大腰粗的亲兵们对他虎视眈眈。

要是兀良合台说个“不”字,只怕晋鄙的下场就在眼前!

古代娱乐节目不多,看戏就是其一,兀良合台曾看过汉人的大戏《信陵君窃符救赵》,演绎的是秦国攻打赵国,魏公子无忌者,即信陵君也,欲救赵,门客侯生教其窃了国家兵符,矫魏王令代魏军主将晋鄙,晋鄙怀疑,信陵君指使另一门客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夺军救赵。

现在的形势与当时差不多,兀良合台如果拒绝出兵,就会被忽必烈借他的人头一用了。

兀良合台咬咬牙,不置可否,话题一转,问忽必烈道:“大王,您身居漠北时,周围渐渐汇集了一批‘亡金诸儒学士及一时豪杰知经术者’,时人皆称大王爱好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学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就不知大王爱蒙古人呢,还是爱汉人呢?”

兀良合台的问题,正是世人对忽必烈的疑惑:”他重用汉人,使用汉军,身为蒙古天潢贵胄,却不喜欢蒙古人?“

也无怪大伙儿这么认为,毕竟忽必烈身边有着太多的汉人了,有蒙古人曾发牢骚说忽必烈身边的汉人是其他蒙古亲贵身边汉人的总和,还有多。

现在兀良合台提出与作战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他怕的是万一给忽必烈冒险成功,得到军功,青云直上,乃至于得到大位,然后重用汉人,对蒙古人不好的话,则兀良合台哪怕自己被乱刀分尸,也不想成为忽必烈的助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