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仰见春台(七)

下身搂住他的腰一把把他抱了起来。

“小皇子哟,你把奴婢的头都要摇晕咯。”

宁妃忙伸手替她托了一把易琅的胳膊,出声问她。

“抱得住吗?听说你的脖子伤得很厉害,这孩子如今又重了好些。”

杨婉拢了拢易琅的衣领,“早就没事了娘娘。走,我们进殿里去,奴婢变小人儿给你们看。”

**

这日夜里,地上反潮依旧反得特别厉害。

宫人们在内殿烧艾草熏床。

杨婉把易琅抱在膝上,用几个小魔术哄得他咯咯咯地笑了好一会儿。

乳母过来催好几次,易琅都舍不得去丢开她,后来竟然趴在杨婉怀里睡着了。

宁妃坐在一旁剥了好些栗子给杨婉 ,说看她喜欢吃坚果,今日又叫人拿了几罐给她。

说完,接过杨婉怀中的孩子,走到地罩后去了。

杨婉看着眼前的栗子,试着回想了一宁妃的生平。

宁妃生平不详,具体死在哪一年,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记述,甚至没有名字,只知道,她是靖和帝朱易琅的母亲,后来应该是犯了什么错,被皇帝厌弃了。靖和帝登基以后,也没有给她准追谥。

杨婉翻开自己的笔记,撑着下巴犹豫了一阵,终于另翻了一页,添上了宁妃的名字——杨姁。

写完后又托着腮静静地在灯影下面坐了一会儿。

想起宁妃说,“婉儿,不要跟着那样的人,在宫里走这条路,你最后是不会开心的。”

细思之后,又念及其容貌性情,忽然觉得落笔很难。

若说她对男人们的征伐有一种狂热看客的心态,那么她对历史上这些和她一样的女人,则有一种命运相同的悲悯。

于是她索性收住笔什么都没写,合上笔记朝窗外看去。

碧纱外云散星出,这一夜,好不清朗。

**

宫里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贞宁十二年的四月。

暮春时节,杏花刚刚开过,落得满地都是。雨水一冲,便肆意地淌到了皇城的各个角落。

太和殿的重建工程进入了覆顶的阶段,但是京郊琉璃厂却一直交不上瓦料。工部坐不住了,开始遣官下查,这下去一查,查出了琉璃厂一个叫王顺常的太监。起初工部以为,这不是一件特别大的案子,但刚查了一个头,就震惊了整个大明朝廷。此人监督琉璃厂十年,竟然贪污了白银两百余万量。相当于贞宁年间,朝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