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1章 五年(上)

,五年来贾蓉在成都府确实没做什么,但单单修路工程和水泥厂就够成都府继续吃几年老本,都知道修桥修路是好事,也只有贾蓉把偌大规划干成了,岳钟觉得这就是本事。

还记得几乎每年年底向朝廷缴纳税银的时候雍乾帝都会下旨嘉奖,光成都府一府税收今年应该可以和苏州府持平。

\\\"陛下前几日来信,有意将水泥剥离成都府,由朝廷拨款在各地建厂,设立水泥衙门统一管理。\\\"

岳钟说起来有点舍不得,水泥收归朝廷专管,将不再计入成都府和四川的收入,要知道林如海管理盐政的时候,收入全都是直接上交到户部,不经过本地官府。

贾蓉笑笑,毫不在意,雍乾帝的行动比他预想的要晚,如今水泥早已不是单纯在对川内销售,还会经由商贩销往大夏各地,各地都在学习成都府用水泥修桥铺路,然而蜀道难,水泥到了别的地方成本会上升几倍!收归朝廷可以统一在各地建厂销售,大大减小成本,提高收入!

等了五年才行动,已经是给成都府面子了。

\\\"钟叔,饼子太大,咱们吃不下,总要给别人吃一点不是?你若不交出去恐怕朝廷里那些人该弹劾你了。\\\"贾蓉打趣道。

\\\"嘿,你倒坦荡,叔是替你不值,蓉哥儿你给朝廷赚了多少钱?除了几封嘉奖的圣旨毛都没得到。\\\"岳钟行伍出身,说话时不时带些脏字,也是亲近的表现。

嘉奖?

贾蓉想起当年贾敬的来信。

\\\"你和青竹丫头的事陛下有意给你压下来,不过未来几年别想有什么出头机会,老老实实待在成都府等风头过了再说。\\\"

贾蓉回想着又听岳钟继续说:\\\"哎,如今朝中风大浪高,咱们还是别惹事为好,水泥交上去就交上去。\\\"

五年间成都府风平浪静,但京城却没那么平静,雍乾七年发生一件大事。

太上皇驾崩!

太上皇虽然退位多年,不管朝政,但是影响力非常,毕竟是做了六十年的皇帝。

据说太上皇是年老自然死亡,他的死对忠于太上皇一系的北静王等人来说损失极大。

当年雍乾帝和其余皇子争位,到紧要关头是太上皇站出来主动退位,保全了不少人。

正好,四王八公一系当年是支持的义忠亲王,义忠亲王死于那场动乱,是太上皇保全了他们。

或许对这一系的不满还在,太上皇死后雍乾帝发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