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终究是国事场面上的助兴切磋,并非寻常江湖挑战, 既不能有损国威也不能伤及和气, 个中分寸其实很不好拿捏。

定下由贺渊应战后, 言语不通的双方还得靠着九议令们来回转译协商比试细则与胜负裁定方式。

赵荞与沐霁晴抵肩站在围栏前观望着在圣驾前协商的那堆人,心思各不相同。

虽说贺渊主动应战解了昭宁帝的难题,赵荞也为此松了口气。但她还是有些担心贺渊的伤势。

在贺渊宅中的太医们每日都会将他的伤势恢复情况禀进内城, 陛下与帝君非常清楚他目前并未彻底痊愈。若今日不是他主动请战, 陛下与帝君不会点他的。

“他不是喜好邀功出风头的性子, 万事以周全谨慎为先,今日怎么突然冲动了?”赵荞嘀咕。

“许是怕旁人应战没把握。七叔这人在大局上总有过度的责任心,我伯父说的,”沐霁晴眼儿发亮地望着下头在圣驾前协商的那群人,随口问道,“对了二姑娘, 你与我七叔,如今怎么个说法?”

虽贺、沐两家是一荣俱荣的姻亲,沐霁晴也有礼有节照辈分唤贺渊“七叔”, 但两人都是各自族中旁支子弟,若非事关两宗族的盛大场面,他们私下来往不多,自谈不上熟稔亲近。

因此她对赵荞与贺渊的事并不十分清楚,只大概知道原本说好的议亲已搁置了。

“我听头头说,他受伤后忘了点事,太医不让人催着他想。那你和七叔不就僵着了?”

沐霁晴口中的“头头”, 是她辈分上的小姑姑沐青霓。

从前在明正书院时,赵荞、沐青霓与沐霁晴,还有沐霁晴的族弟沐霁旸都是同窗。

但赵荞三天两头逃学,与旁的同窗不熟,也就同偶尔一起逃课的沐青霓算是“臭味相投”。

结束书院的学业后,沐青霓应官考进了御史台,短短两年连升数级,如今已是左肃政台负责监管军队风纪的廉查使,成了个大忙人,与赵荞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

倒是闲散的沐霁晴时常在各种场合与赵荞相遇,比在书院时熟络些了。

“可不就僵着?”赵荞无奈笑笑,轻描淡写换了个话题,“欸,今次怎不见沐侯爷前来随驾?”

上午她有些困倦迷瞪,对许多事都没留心。到这时才发现,此次代表恭远侯府来的是沐霁晴与她的父亲——恭远侯的弟弟沐武峦,而非恭远侯本人。

沐霁晴神秘地挑眉一笑:“信王妃殿下不也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