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52 章

临时淘换来的。因按她的想法,她这水平也就适合做个走街串巷的游医,买个药铃、备个诊疗箱足够了。

但她一个姑娘家,武力平平,若在什么犄角旮旯遇险了,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李舒妄只是想挣两个铜板再顺带看看能不能帮人一把,可没想着把自己填进去,就这样,把游医临时给换成了摆摊。

为了安全着想,李舒妄这摊子平时就摆在城东码头附近,那里人流量大,离她家距离也不远,很是方便。

这摊子一连摆了好几日了,路过的人最多也就好奇看一眼、问问李舒妄这儿都能瞧什么病,乐意正儿八经花五文钱看诊的,一个都没有——那有就怪了!

不说古代了,就是现代看中医,患者也注重个年龄、资历的,李舒妄这种年纪轻轻、“奇装异服”的,别说有人主动找她捉脉瞧病了,不举报她无证行医就是好的了!

而对于这个时代的穷苦老百姓来说,五个铜板亦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他们宁愿拿加几个铜子去神婆那里换上一碗包治百病的符水,也不愿意把这钱浪费在骗子身上!

没生意就没生意吧,李舒妄倒是半点也不急,自个儿捧着本书看得自在。她看的书也有意思,时而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是临时抱佛脚;时而是《闲公实录》、《大宁奇闻》——这就是摸鱼摆烂了。前两日,她还勉强自己上午看医书,下午再看杂书;这几日,看闲书的时间已经大大超过看医书了。

这日,又是一个艳晴日。李舒妄觉得在太阳底下看书伤眼,便去买了把油布伞,撑开来绑在椅子上,她自躲在阴下看书,偶尔捧起桌上巨大的水囊喝上一口,又躲回阴里了!这一来,瞧着就更不像是看病的大夫了,反而像是不知道哪家跑出来偷闲躲懒的混小子!

混小子也有坐累了的时候。李舒妄这几日《闲公实录》翻得只剩个底儿了,如今剩下几页实在是舍不得翻,便把书放到一边,准备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再去附近寻摸下有没有什么吃的。

你道为何李舒妄愿意把摊子摆在这?一则是这码头上人来人往还多是些舍不得瞧病的穷人,她做成生意的可能性大些;二来为了满足这些穷人力夫的食物需求,此处摆了一连串物美价廉的摊子。

李舒妄想得挺好的,荷包和肚子,总要有个能混饱吧?便是荷包鼓不起来,少花点钱饱饱肚子也行。

她这里吃了几天,铜板倒是也省了几个,却也添了些别的烦恼。

主要是古人烹饪手段、食材丰富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