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7 章

李舒妄对桃源了解实在泛泛。她只知道县郊那边有片极美的桃林,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一群文人墨客在此间泼墨挥毫,集文成册,便有了声名赫赫的《桃源汇编》。

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原是先有桃源后有桃林。

约莫五年前,县郊修了一座极为奢华壮美的庄园,集南方园林婉约秀美与北方城郭的庄严壮丽于一身:太湖石塑景、汉白玉造阶,其间奇花异草、名贵摆设不计其数,与皇家园林相较亦不遑多让。而庄主奉行“大拙若巧、大智若愚”之道,愈是庄子奢靡华美,便愈是要取个简朴的名字压一压,又怀着致敬陶翁隐居之意,便将庄子取名为桃源。底下人为了“桃源”二字便又天南地北寻了许多桃树来,硬生生在几夕之内移出了三里桃花林。

而庄主则时不时在此间中做个集会,因庄名桃源,集会便叫桃源集会。集会上,庄主呼朋唤友,挥毫泼墨、游戏做耍,美食美景与美人尽揽怀中,好不畅快!而集会上的诗文化作集成册子便有了《桃源汇编》。

又因这集会非请勿入,凡受邀者或家世非凡或才华过人,又或两者兼备,《桃源汇编》更是在州府也有两分名声,故泾县文人无不以进桃源集会为荣。

桃源四时四景,晴雨霜雪各有不同,但为了方便,集会依旧多定在晴天。

这两日雨落花垂,天气阴冷,桃源本该人迹寥寥。但谁曾想居然是人头攒动、你来我往,热闹反倒更甚平常。

若是细看这些来宾,便可发现这些人大多数是些年轻的读书人,哪怕是天气阴冷入骨,也掩不住他们脸上的激动的红。但奇怪的是,这些读书人相互间却并不交流攀谈,甚至与他人对上眼睛时还会主动挪开视线。

桃源自有其待客之道,下人领着众宾客入了桃源,进了早就备好香汤锦帕厢房,待众人梳洗后,沿着长廊缓步而行,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见一大堂,悬铜铸鎏金牌匾,“明礼堂”三个金灿灿的大字赫然在目。这明理堂以金丝楠为柱、覆琉璃净瓦、挂名家字画,雕梁画栋,极尽精巧,庄主富贵可见一斑。

堂间设了许多长条案几,几上备了香茗细点;于中上位置了个案桌,案桌上置香炉、古琴,一名锦衣风流男子稳坐其后。

待宾客鱼贯而入,男子挂起和煦的笑容起身迎客,虽未唤一人姓名,然行事作风叫人如沐春风,似见老友。

宾客们对男子的态度和称呼倒是很统一,毕恭毕敬,口称:“桃公子”。此起彼伏的“桃公子”生生把偌大的明理堂炒热气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