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四章

凌蔚还以为这种兵书都是密不可外传的自家机密,没想到这么容易都借出来了。

“不是每个武将家中都一定能出武将,也不是每一个厉害的武将都是好老师。”黎膺解答了凌蔚的疑惑,“如果学院建立起来,由闲居在家的老将授课,比自己给子孙授课肯定更好。年轻武人们经过学习和讨论,还有军事演习等实践机会,肯定成长的潜力也非常大。而且建立学员,不但能增加晏朝整体的军事实力,也能增加武将们的地位。他们当然愿意。”

“那文臣为什么不反对?”凌蔚问道。

黎膺笑道:“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事,文臣们当然没立场反对。”

凌蔚还是迷迷瞪瞪的不太明白。不过不明白也没关系,只要结果好就成。与其纠结这些,还不如快点抄书。

因为凌蔚这次的“心血来潮”,给自己又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量。

皇帝陛下哭笑不得。

凌蔚的惫懒众人皆知,但每当心不甘情不愿的接了差事之后,凌蔚又总会自己给自己找事做,从来闲不下来。

所以也难怪皇帝陛下总喜欢给凌蔚挖坑。

凌蔚的自找麻烦,总会给皇帝陛下带来许多惊喜。

他总会想到许多似乎理所当然,但是别人偏偏想不到的事。

比如国武监的建立。

有文人的国子监,怎么就没想到来个武人的国武监?

有文状元,还有武状元呢。

大概在潜意识里,大家都把武人和读书上学什么的没联合在一起。

当凌蔚提议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对啊,还能这样啊。

国武监也要学习四书五经这些基础的文化课,除此之外,就是军事知识的学习,甚至包含天文地理等行军打仗的时候必备知识。

后来国武监出来的学生,比国子监知识面更广。让国子监大为不甘心,也跟着改革。

咱们文人也是能夜观星象的,也是能发明创造的(什么鬼)。结果国子监渐渐开始发展自然科学,在晏朝改制之后,国子监成为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这都是良性竞争的结果啊。

现在人们还想不到那么远去,就觉得国武监建立,培养未来的将领,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而且文人也要给这些学生授课,对文人而言,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他们决定一定要把武将那一身粗俗习气都磨掉!

于是文人们争相上岗。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