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七十一章白根历险记(下)

勃朗宁。这是一个汪伪政府官员送给白根的礼品,这支只有一巴掌大小的武器很受当时中国商人的欢迎,他们还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掌心雷。

白根很喜欢这支手枪,出任务的时候会把它藏在飞行靴的靴筒里。在他跳伞被俘之后,因为当时有德国人在场,中国人搜查的比较潦草仓促,以至于竟然没有发现这支精巧的武器。吴德伟把他救出之后,当然也不会对其进行检索,所以并不知道白根除了那支南部和一把军刀之外,还藏着其他的兵器。而让吴德伟更没有料到的是,因为他与戚老大表面上的和睦友好,让白根此时连他都一起怀疑起来。

运输船从重庆出发后,虽然是顺流而下,速度并没有加快多少。这条船已经连着经过了十几个危险江段,国府入川之后为了增加航运的效率,在江中十几处浪急滩险的地段,建造了机械化的绞滩站,就是用机械驱动的绞盘代替人力纤夫,把运输船拖过激流地段,效率确实比人力要增加了许多。

这种地段往往聚集了很多等待通过的木船,所以国府也在此处建立了相应的检查站,理由是抽检违禁物资,实际上却成了当地地方的一大财源。戚老大因为在帮里有些地位,川江上人头又熟,也舍得花钱打点,所以检查站往往远远的看到这条船,就挥旗放其通过了,根本不会上前刁难。

过了万县之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长江的流向在此转向东西,江面的航道也稍许宽广起来。船工们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这趟船和往日实在有太大的差别,让他们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戚老大的船上并没有携带任何货物,他知道做这种买卖的风险,多一个客商等于多出了一个眼线,一旦东窗事发,那可是要赔掉脑袋的。

原本像这么大的运输船,是至少要配上四五十个船工的,其中除了部分操控船只的水手,大部分船工的任务是负责上岸拉纤,在长江上如果没有纤夫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安然行船。遇到长江的枯水期,某些区域纤夫甚至要用肩膀,扛着船越过浅滩。所以长江上的木船会按照各自吨位的大小配备上少则三四十多至上百人的船员,否则顺流而下容易,想要回到原地可就难了。

但是这一次戚老大只在船上带了三十个水手,如果在下游载了货返航,这点人可远远不够。

随后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一则传言,讲戚老大打的其实是跑最后一趟的算盘,他早就把船卖给了湖南的客商,这一次其实就是去送货上门的,船上的这些“客人”实际上就是新船主手下的打手,就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