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七章 海军准备,德国代表团

,蔡锷这个总参谋长不能缺席。

段祺瑞经过短暂的怔愣后,尽力保持着几分矜持,转头对蔡锷说道:“松坡兄,你看咱们何时启程为好?电报中的意思,好象很急迫。”

蔡锷想了一下,说道:“后天吧,我与提前研究新战术的参谋小组沟通一下,掌握情况后就走。要是芝泉兄着急——”

“我不着急。”段祺瑞赶紧摆了摆手,说道:“我也应该多了解些情况,以后排兵布阵才更有依据。”

“今晚,芝泉是不是应该请客呀?”蒋百里笑着说道。

“应该呀,太应该了。”蔡锷笑着附和道。

………………………

在一战爆发时抗击日本对青岛的侵略,这是陈文强始终担心的事情。光有陆军,恐怕还不足以让他放心。而海军,只能指望这些年发展的潜艇部队了。

而对潜艇的购买、准备,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之前。而这几年更是不遗余力,共从德国购买了十五艘小型潜艇,十艘大型潜艇。再加上中德合作,在中国生产的十余艘大小潜艇,虽然照政府的计划还有差距,可也算是尽了全力了。

而且到明年三月份,按照中国偷偷提供的图纸,由美国建造的十艘潜艇也要全部完工。这样,在潜水艇数量上,中国就在亚洲具有很大的优势。

不仅如此,中德双方合作研究的呼吸管技术终于有了成果,这将使潜艇的潜航能力大大增加,更具威胁性。

而呼吸管基本构造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也经由呼吸管排送出去,另外再附加防止海水进入以及将进入的海水排除的管线。

通过使用呼吸管可以让潜艇在潜望镜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这样潜艇就不必上浮即可补充电力。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了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在使用呼吸管以前,潜艇一定要浮出海面进行换气和充电的作业,而这个作业时间限制在夜间。采用呼吸管之后,潜艇只需要将呼吸管伸出海面就得以进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也扩展潜艇可以充电的时机。

“烟台的潜艇船坞已经建成。”海军总长黄钟英向总统宋教仁汇告着最新的海军情况,“第一批六艘潜艇已经前往渤海海面熟悉水况,特别是青岛附近洋面,更是重点勘察的水域。”

黄钟英看人更加准确,更加透彻。只是他前段时间身体也不太好,始终处于半休养,半工作的状态,海军日常事务基本上由李准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