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三章 领先的革命,买古玩

迷,会使革命工作的发展陷入停顿或后退。革命与改良,革命与革命,既是竞争,又是相互促进,彼盛此则衰,形势的变化就取决于双方所搞出来的动静大小,所展开的行动的成败。

就在复兴会按部就搬地依照计划展开各项行动时,在河内的北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作。

或许是借鉴复兴会的做法,也或许是北辰早有此意,河内同盟会宣布成立后,便开始发行“中华革命军银票”,面值一百元。并注明“持券人可在中国革命政府成立一年后,向广东政府官库或其他海外代理机构兑取现银”,以法文印刷并加盖中文“中华革命军银票壹百元”的印章。

同时,北辰开始派人四下联络,准备择机、择地起义,把革命的大旗也树立起来。用实际行动来为同盟会造势。

“士大夫醉心功名利禄。惟所称的下流社会,只有三合会、哥老会组织抱有反清复明思想。虽然时代湮远,几乎数典忘祖,但容易说服。比较士大夫容易入手得多,所以应该从联络会党入手。清廷对军队控制很严,官佐极为腐朽,保守,极难接受新思想。”

按照北辰的革命方略和依靠的对象。用一句话就能说明,那就是“秀才不能造反,军队不能革命。”

本着这个思路,北辰将目光集中到了广东。广东会党众多,且处在华南沿海地区,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起响应,必能推翻清朝统治。

钱,钱。钱哪!革命太需要钱了!但正象李竹痴等人预料的那样,北辰在河内的革命活动虽然没受到复兴会的干扰和破坏,但华侨确实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对同盟会的开张和发展应者寥寥。革命公债也是一样,算上李竹痴等人的友情购买,所得款项亦不过两千多元,要组织一场起义,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一地不行,那就多地发展,也象复兴会那般在南洋各地建立分会。发展壮大。北辰决定游历南洋,开展宣传工作,首要抵达之地便是新加坡。

早在一九零四年,新加坡当地侨商陈楚楠、张永福创办革命报刊《图南日报》。该报与其他各地华侨报刊多有联系和交换关系。为扩大宣传和增加发行量,新年《图南日报》印有富有反满刺激性的月份牌(即日历表)随报寄至檀香山檀山新报社,被当时正在檀香山的孙中山见到,始悉新加坡也有反满革命思想的华侨,异常喜悦,随即以二十美元购取月份牌二十张。并致信询问,由此与陈楚楠、张永福等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