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六章 排水救人论

她是“大举报复”满人的支持者,对于复兴会的“五族共和”并不赞同。但复兴会做出的成绩是扎扎实实的,容不得置疑。

“复兴会的纪律很严格,当初确实有些反感,但现在想来,也未尝没有道理。要是各行其是,那还是个坚强团体吗?”姚洪业继续说道:“起码人家内部团结,不内讧纷争。再说‘杀尽满人’、‘大举报复’,细细想来,我看倒象是气话。妇孺老幼在你面前任砍任杀,我不信你能下得去手?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不管你们怎样,我是一定要去琼州。”

姚洪业在历史上愤然回国后,或因生活困顿、四处告借而苦于无门,或因感怀清廷吏治日坏,郁愤交集。遂留下绝命词千言,投黄浦江而死。复兴会在琼州率先起义,张起反清反大旗;同时以旅沪华人公会为主导,又一直向琼州移民。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终于改变了姚洪业的生命轨迹。

“既然你这么坚决,我也不好拦你……”秋瑾听着姚洪业的说辞,并不陌生,都是长期以来复兴会的宣传。知道他已经被复兴会影响,拦阻不得。

外面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归国的留学生陈镜清引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这位是未生兄。”陈镜清迫不及待地作着介绍,“竞雄,剑生,咱们办学的事情有着落了,未生兄肯出资相助。”

“兄弟龚宝铨,也曾在日本留过学。”龚宝铨拱手打着招呼,笑道:“鉴湖女侠,久仰大名;剑生兄。亦是早已仰慕啊!”

因《取缔清国留学生规程》而归国的留日学生不在少数,而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却没有着落。秋瑾等人各方奔走,募集经费,想办起一所学校,却屡屡碰壁。现在龚宝铨突然出现,并且慷慨解囊,惊喜之余,倒也让人有些怀疑他的用心。

“德华理工大学,由中德合资开办。校址初议将设在琼州崖县,并聘请德国教师,讲授理化课程;上海公学,暂定为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校址暂定在沪西。如果不愿继续学习深造,亦可通过旅沪华人公会寻找力所能及之工作。”龚宝铨笑眯眯地侃侃而谈,“章程已经定妥,明日便要见报。不光是归国的留日学生,国内有志求学者皆可报名,只要条件合格。这食宿和诸般花费若有困难,都可以予以照顾。”

嗯,人家这是安排好了,就是来通知一声,可不是来聘请,或者有求而来的。也就是说,德华理工大学,上海公学,都是人家的主导,谁让人家财大气粗呢!

“鉴湖女侠,剑生兄,还有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