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州乱

,最快更新醉卧江山 !

人说自古民不与官斗,庶民与士大夫之间总归泾渭分明,可又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当民反之时就不再是民,而是匪,如果匪胜利了,才不是匪。

龙金海不想造反,他也不想当匪,他只是想当能够好好生活的民,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让他终究迈不过造反这条线。

事实上大焱官家仁厚,隔三差五就会大赦天下一次,是故演义小说里常有这样的情节,张三打死了隔壁老王,婆娘就对他说,你先到山上躲一阵,待朝廷大赦了,你再回家过日子。

无论是太祖太宗的生辰忌日,或者是哪个地方遭了天灾,官家就会借此来大赦天下,平均两三年就会大赦一次,监狱从来就没有住满的时候,总之心情好就大赦天下,心情不好也大赦天下玩一玩儿。

在唐太宗李世民那个年代,最少的一年,全国的监狱里只住了四百多人,古时百姓就是最大的人力,人力就是生产力,把这些人都关起来,官员的俸米都发不出,所以不会出现把牢底坐穿的情况。

然而到了当今官家这里,虽然也大赦天下好几次,贼匪们的胆子也肥了不少,贼匪这个行当也不一定就是杀头的买卖。

可梁山,田虎,王庆,再到方腊,官家对造反者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

特别是方腊占据南方半壁江山之后,官家对敢于造反的草寇贼匪,更是大开杀戒。

龙金海不想当推翻朝廷的强龙,他只想缩在扬子江,当自己的地头蛇。

他的子孙都开始往商人的阶层发展,以后有机会了还会往读书人那边靠,花个两三代人,就能够把家族给洗白,所以他并不想造反。

可裴老太公的分析却让他茅塞顿开,狂喜不已。

他本以为要丢了龙扬山这份家当,可现在他知道,只要自己打败焱武军,仅此一次,朝廷非但没有余力和胆气继续追究和平剿,还能够保住他的基业。

所以这一仗,他是咬紧了牙关,下定了决心要打到底的。

江州是他的江州,江州的百姓都靠着他龙扬山的庇护来过日子,虽然龙扬山不是什么善堂,但对待江州百姓还算仁慈,从来不会在江州作威作福。

也正是因此,他龙金海才能在江州拥有如此庞大的群众基础和声望,把整个江州都打造成他的老巢。

有了江州作为后盾,龙金海才有了底气,在焱武军即将发兵的节骨眼上,到黄山岛去寻求倭寇的攻防联盟。

从黄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