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792章 好莱坞大亨终于伸手了

地互动着,以期这场收购仪式的宣传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

现阶段,希捷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份额,为方圆电脑公司提供了产品所需硬盘数量的百分之五十,堪称业界翘楚。

不过,希捷虽然业界最先地推出525英吋硬盘,抢到了市场先发优势,但这个领域的竞争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现阶段居然有70多家“活跃”的公司从事此类业务,为的就是能够分羹每年硬盘需求量超过2000万块、市场产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大蛋糕。

当然了,在如此残酷的竞争形势下,市场淘汰起来也是铁面无情,尤其像那些遇到类似ib-pc/xt硬盘门的产品质量事故的公司,结果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路一条。

一直绷紧了神经,如履薄冰一般应对着同行竞争的希捷,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联合创始人之间出现了理念上的冲突。

阿兰·舒加特热衷于在525英吋硬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容量、传输速度等硬指标上的改进;而费纳斯·康诺则坚持认为,对于微型计算机系统而言,525英吋硬盘过于笨重,35英寸硬盘更为适合,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希捷不能错过这个技术潮流。

此类分歧还真无法分得清谁是谁非,争来争去就是一个离心离德的结果,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唐焕的耳朵里。

唐焕对希捷的控制力度一直都在加大,从早前的持股百分之二十,增加到了目前的百分之三十五。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证方圆电脑的供应链。硬盘市场的巨大利润,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做为最大的股东,责无旁贷地必须出面解决希捷管理层的不睦。

唐焕当然知道,525英吋硬盘确实属于过渡品,最终走入历史垃圾桶,地位被325英寸硬盘取代。

但技术应用必须考虑实际情况——现阶段,随着个人电脑大潮浮出水面的525英吋硬盘,正处于如日中天、大行其道的阶段。任何人都不会为了还没到来的前景,而愿意放弃眼前的巨大利益,唐焕也不能免俗。

最后,首富先生干脆和了稀泥——既然费纳斯·康诺如此痴迷于35英吋硬盘的研究,那么自己便出资让他另起炉灶地单干好了。等有了真正的成果,希捷可以考虑将其收购下来,吃一道现成的炒菜。

就这样,这两位创始人和平分手,总算没有撕破脸,影响到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希捷——费纳斯·康诺另外创立了一家名为康诺的硬盘公司,研发和运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