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81|7.26|

他们两的婚事,我是一万个赞同的,可我才培养出一个这么经用的大丫鬟,就要给人当媳妇了,我也不甘心呀。老管家,不瞒您说,我身边如今就三个大丫鬟,连翘和紫苏都已经许了人家了,紫苏那边已经下了聘礼了,我正预备着等着宝育堂开业了,就把她的事情给办了。连翘那就更着急了,她今年已经十八了,再不嫁人就是老姑娘了,也就绿柳刚刚才十六岁,我是想着,再留她两年的。”

老管家知道刘七巧的难处,只想了想道:“这样吧,那臭小子既然亲自跟我说这事情,就说明他对这姑娘是真上心,绿柳姑娘在这儿管事也有一个多月时间了,确实是个能干的。我回去跟他说,就说少奶奶的婚是允了,只有一点,要等他明年中了秀才,才可以迎娶绿柳,这样的话,没准他一个用功,真的就考上了。退一万步,就算明年没考上,那时候绿柳姑娘年纪也大了,奶奶这边也上了正轨,到时候我们再来娶绿柳,奶奶也不会不放人了。”

刘七巧见老管家说的头头是道,很想送他四个字“老奸巨猾”。

不过刘七巧自己倒是也没预料到,不过就是来视察一下工作,倒还视察出一段缘分来了。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刘七巧一早就起了,只打了一个哈欠,坐在梳妆台前。

“奶奶,昨儿二太太掌灯的时候回府了,奶奶回来的迟,我就没跟奶奶说。”紫苏一边给刘七巧梳头,一边开口道:“听小丫鬟回来说,二太太看上去清减了不少,身上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衣服,看着很是落魄。”

刘七巧只脑补了一下紫苏的话,还是有点想象不出二太太清减的样子。杜二太太在刘七巧的心里头,那都是心宽体胖的人物。紫苏只将簪子给刘七巧带好了,继续道:“前几天我听福寿堂的百合姐姐说,老太太说姜家人少,今儿派人把姜家姨奶奶一家一起接过来吃团圆饭,还要把杜芸少爷也接回来。”

上回杜文韬百日宴的时候,虽然他们也都来了,但是刘七巧忙着招呼客人,倒是没怎么在意。如今想起杜芸少爷,倒是想起一件事情了,听杜老爷说,南边的大堂叔已经来信了,表示愿意结宁家这门亲事,只不过他希望杜芸以功课为重,想让杜老爷问问,宁家愿不愿等到乡试之后。这想法正好和宁夫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倒是让杜太太又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刘七巧跟前又高兴了几天。

刘七巧和杜若洗漱完毕,一起去了福寿堂,平常他们两个人也都是属于迟到大王,没没总是卡着时辰才到。今儿因为是中秋,特意早起了一点,没想到两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