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65【仓颉馆】

最新章节!

朱慈炤是真的没心没肺,丝毫不担心姐姐的婚事,欢欢喜喜跑去翰林院做图书管理员。

办好入职手续,朱慈炤开始熟悉同事。

由于馆藏数量巨大,图书管理员不止一个,平时负责整理、维护、借阅书籍。图书归类模式,还是沿用经史子集四分法,宗教著作以附录旳形式单独列出。

朱慈炤被安排了一个师父,此人名叫秦戴文,教他如何系统正规的管理图书。

“这是馆藏书目,”秦戴文扔来一个大部头,“不说全部背下来,至少各处都要有印象。拿到一本书,就能立即想到其位置,再按图索骥把这本书找到。”

翻开藏书目录,开篇是总叙,大致介绍翰林院藏书的情况。

经史子集之外,佛道耶回被归为宗教类,还特别写明是“民始皇帝陛下钦命之”。

至于科学类书籍,文学类书籍,艺术类书籍,全部划归经史子集当中的“子”部。这些都是朱慈炤最喜欢看的杂书,直接跳过去翻看“子部总叙”。

连续好几天,朱慈炤别的不干,一直在背诵藏书目录。

这一日,听到楼下又在争吵,朱慈炤皱眉问:“老师,图书楼应当肃静,为何总有人在外面吵架?”

秦戴文笑道:“是仓颉馆的人,他们天天吵。在自己的办公地吵还不说,遇到什么分歧,会一直吵到图书楼,多半又是要来借阅什么古籍。”

仓颉馆,是翰林院里比较年轻的机构,专门研究文字的发展变迁,目前主要分为甲骨和金石两大类。

这些人从楼外吵到楼内,又从楼下吵到楼上。朱慈炤侧耳倾听,总算明白他们在吵什么,然后就感到一种剧烈的震撼。

一群研究文字的家伙,竟然想要修改说文解字!

有个头发花白的学者最激动,此人名叫郭宗昌,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他十八岁挨贡入京,在北京住了好几年,才被候补为末流小官。干得实在不开心,就回陕西研究学问去了,李自成和满清的征召他都不屑一顾。

直到挖掘出甲骨之后,赵瀚下令设立仓颉馆,征召天下金石专家合力研究,郭宗昌这才被吸引到南京。

“六书分虚实,”郭宗昌说道,“象形为实,指事为虚,是因物有实形,而事无实形也。会意为实,形声为虚,是因会意合两三文便可生意,而形声却无意义可会之。转注为实,假借为虚古人造字,不是凭空而来,必然循序渐进,必然先实而后虚也。因此象形、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