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 千万不能选错

练习刀枪骑射。

“你好大的胆子!跪下!”长兄如父,父母死后,朱华珪自觉不自觉的接过了他们的角色,对几个弟妹的要求非常严格,听说朱华璋不好好学习,却在偷偷练武,立刻勃然大怒。

想找个什么东西打他一顿,旁边却没有趁手的家伙,朱华珪忍了忍怒气,苦口婆心地教训道:“你莫小瞧了格物学,这里面可有经天纬地的大道理,学好了之后都是万人敌,远非匹夫之勇可比……”

与此同时,石鼓书院里贴出了一张告示,东征军要在书院里招募一批新兵。对身体条件、学习成绩和手工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被选上后经过短期训练,随军参加东征。

布告很快被学生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议论纷纷,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我怎么看不明白啊。这炮兵还好说,工兵是做什么的?”一个学生提出疑问。

“工兵肯定就是工匠了,咱们楚军的工匠不是贱籍,都可以当官的。”另一个学生想当然地回答。

楚军这次东征,要在江南水网地区作战,需要大批的工兵见水搭桥。而且这次出征是长途转战,补给线随时会被切断,不可能携带太多的火药。碰到小型的县城就要打造大批的攻城器械,也需要补充一批熟练的工匠。

在汪克凡的建军指导思想里,逐步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非常重要,比如史阿大这样目不识丁的将领,都被他逼着学认字,要知道,只有提高了部队的文化水平,才能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当然,这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现有条件下。汪克凡准备以大冶矿徒营为基础,先建立一支较为规范的工兵部队。

对于属于技术兵种的炮兵营,这些具有文化基础的学生兵同样重要。楚军现在的炮手大多凭着口口相传的经验在操作。其中很多人经过长期实践摸索,的确是非常熟练非常优秀的炮兵,但是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炮兵部队扩大规模后,管理和协调上就有些混乱。

按照汪克凡的要求,未来的楚军炮兵里,无论瞄准手、测量手还是炮长,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炮兵军官更要懂得相关的知识。把这批学生兵补充进去,经过几年的实战锻炼。应该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炮兵。

……

广西境内,灵渠。岸边官道,一支官军正在急匆匆的赶路。

陈邦傅策马站在道旁,不停大声喝骂。

“快些!再快些!都没吃早饭吗?他娘的,误了军期汪军门砍我的脑壳,我就砍你们的脑壳,一个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