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七章 三个难得的人才

亡后,顾炎武被隆武帝任命为兵部职方司,受命“联络淮徐豪杰”,和抗清义兵一起和清军作战,在战场上曾经受过重伤。义兵的战斗力太差,顾炎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先后几只义兵都被清军打垮,隆武四年,他被迫离开江南地区,北上前往陕西和山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这句话非常有名,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农民军没有什么偏见,只要愿意抗清就是同志。另外顾炎武还有一个特点,他喜欢搞敌后抗战,总是在清军占领区里活动,到处联络抗清义兵,去陕西和山西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年初的时候,贺珍在汉中举旗反清,陕西各路义兵纷纷响应,围攻西安,声势浩大。顾炎武听说后立刻跑了过去,可是路途遥远,等他到了陕西,陕西义兵已经被打败,贺珍退到四川北部,顾炎武扑了个空,干脆就留在陕西,一边联络被击溃的抗清义兵,一边等待时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的时候,大同姜瓖又竖起了反旗,并很快波及到全省,顾炎武立刻渡过黄河,跑到山西帮忙。

姜瓖反正后,正急于和隆武朝廷取得联络,见到顾炎武喜出望外,立刻写了一份奏章交给他,请他再返回桂林交给隆武帝。

从山西到广西,远隔千山万水,为了保证顾炎武的安全,姜瓖派骁将王辅臣担任他的护卫,一路经过清军的占领区,辗转来到江西。

进入江西之后,顾炎武正好碰到了黄宗羲,两个人都是士林翘楚,相互间闻名已久,于是结伴而行,一起来到吉安府。

汪克凡正在这里等着他们。

黄宗羲的屁股虽然歪到了东林党那一边,但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既然送上门来,汪克凡就起了招揽之意,哪怕和王夫之一样送到书院教书,也比当满清的顺民好得多。

顾炎武就更不用说了,他的政治理念更加务实,而且还懂军事,亲自上过战场,亲手写过兵书的,如果可能的话,汪克凡希望把他留在身边,当个高参。

能够见到王辅臣,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王辅臣,山西大同人,出身于农民起义军,绰号“西路马鹞子”,满清入关前后归顺姜瓖,成为他手下的一员偏将。

因为年纪尚轻,王辅臣现在还没有太大的名气,在姜瓖麾下众多的将领中,只是一个相对出色的青年才俊罢了。但是就像藏在布袋里的锥子,王辅臣很快就会在大同会战中冒头,因为力战阿济格而一战成名,并且得到满清统治者的青睐,攻克大同后不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