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 向崇阳进兵

质,并不喜欢如今大清朝廷的各种变化。

比如这个巴牙喇纛章京,他当初就坚决推辞不干,最后还是多尔衮亲自责问,才勉强接受了这个职务。

在博尔辉年轻的时候,能够加入巴牙喇营,成为一名白甲兵,是每一个八旗子弟最高的荣誉,但这几年巴牙喇营不断扩编,人数比原来多了一倍。满清人口有限,征兵的标准只能跟着降低,白甲兵新兵的素质越来越差,和早年的红甲已经没多大区别。

这样的白甲兵,是对巴牙喇兵这个称号的侮辱,更令博尔辉难以接受的是,如今的白甲兵渐渐沦为王公贝勒的护军,成年不上战场,却和那些“二等虾”、“三等虾”混在一起。

在博尔辉看来,那些王公贝勒身边有侍卫就足够了,巴牙喇营的主力也不用总留在北京城,应该把白甲兵都派到战场上来,像他们的先辈一样,砍下上百敌人的首级,才能无愧于巴牙喇兵这个称号。

但是,多尔衮却对他的牢骚毫不理会,强逼他担任正白旗的巴牙喇纛章京,直到他的父亲指点迷津,博尔辉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这里面牵扯到主子之间的矛盾,白甲兵直属于顺治皇帝,实际却控制在多尔衮手中,巴牙喇营招收的八旗青壮越多,各个贝勒亲王掌握的精兵就越少……,简单一句话,如今的八旗已经不是老罕王时期的八旗,王公贝勒的兵权太大,无论皇太极还是多尔衮,谁当主子都不放心。

至于数千巴牙喇精兵始终留在北京,就更加意味深长,北京虽然已经是安全的大后方,但多尔衮防的不是外人,防的就是大贝勒豪格,和辅政叔王济尔哈朗……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让博尔辉悚然而惊,他当天就收拾行装,赶往阿济格军中效力。作为一员武将,没必要操心主子之间的家事,服从命令,专心打仗才是正理。

跟随阿济格一路杀进湖广,武昌之战中,博尔辉和袁宗第打了一场恶仗,以数千人马击溃对方一万多人,这其中,跟在他身边的五十名白甲兵起了关键作用。

正白旗的白甲兵一共只有几百人,大部分留在北京多尔衮身边,阿济格那里又留下一批,博尔辉身为巴牙喇纛章京,手边却只有五十名白甲兵。但是,这五十名白甲兵却组成了一个锋利的箭头,带着数百名披甲反复冲杀,摧枯拉朽,冲垮了袁宗第的阵型。

不过那袁宗第也是善战之将,在全军崩溃之前,带着大部分精锐及时撤出了战斗,一路向东南方向逃窜,博尔辉死死咬在后面,从武昌府一直追到了蒲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