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三 翻脸

军部的批复。可是,包括黄河所部的各个师团都被派遣出去。光是空中监控飞艇记录下来,在那段时间先后离开新贵阳基地的师级规模战斗群,总计为三十三个。

这些部队分得很散,方向各自不一。它们几乎涵盖了从西北至东南的整个横断面,以辐射方式迅速扩散开来。当然,行动方式仍然符合苏浩在呈文当中所述,的确是以不同的废弃城市为作战目标。

赵志凯一直不明白:苏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如此魄力?居然敢将麾下部队分散?投入到几乎是没有任何补给可能的激战?要知道,那些分散出去的师团尽管在当地建立了据点,却没有任何生产基础。其中一些虽然被发现正在建设基地市,却没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一旦爆发生物狂潮或遭到优势兵力围攻,根本无法抵挡。

不过,这已经不再重要。对于目前正在实施的计划而言,恰恰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新贵阳基地内部的守军数量不多,防御力量极其薄弱。重要占领,并拔除这个苏浩最为重要的据点,他就再也没有生产军用物资的基础。没有弹药补充,没有食物来源,那些分散出去的师团自然不战而溃。

到了那个时候,只需要一道命令,他们就必须服从军部调遣,老老实实交出指挥权。

赵志凯对战略核心一向看得很准。以上判断并非出于狂妄,而是精确计算之后得出的结论。

没错,王启年的确站在苏浩那边,科学院已经成为苏浩最坚定的盟友。

可是那又怎么样?

任何物质从生产到最终形成,都需要时间。

早在病毒尚未爆发的和平时期,军部信息处就对基地市建设的问题,进行过系统精确的演算。

以一座小型基地市为例,在工作人员满编的前提下,从地基设置到外围城墙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这还是在保证各种原材料供应的情况下,得出的计算结果。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综合体系。不同车间必须遵循先后建设次序。一旦打乱,将对后续建设引发混乱,甚至整个体系全面崩溃。

毫无疑问,在苏浩的不懈努力下,新贵阳基地的建设速度很快,各种设施也不断趋于完备。赵志凯并不关心苏浩从新南阳带走的另一套基地建设组件下落。他很清楚:以苏浩当时的力量,最多只够维持一套基地组件的运转。简而言之,也就是现在的新贵阳。

王启年是一个非常阴沉的家伙,谁也不知道他隐藏的后手究竟有多少。不过,就算科学院在暗地里有所藏匿,给苏浩麾下每个师团都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