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四章 超导磁悬浮项目?王浩:我反对,超导马上迎来巨大发展!

请加入项目,显然是极为优秀的,其他三个人则都是五十以上的年纪,肯定是在首都有家有业,想邀请过来也根本不可能。

吕万同、尤宇光等人都是一起摇头,找个借口就直接推掉了。

如果王浩是在首都的某所大学工作,他们肯定会考虑一下,参与高经费的重点项目,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吸引力。

西海大学则实在是太远了,他们不可能突然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

田虹则是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一起摇头,并没有特别解释什么。

身后。

汪承林正黑着一张脸,他申请项目失败也就罢了,王浩的分析做的让人无话可说,没有意义的研究确实是浪费时间。

但是,王浩在干什么?

挖角啊!

吕万同、尤宇光等人并不属于基础科学中心,可怎么也都是首都大学的教授,尤其是田虹就更受重视,都可以归在‘大学的未来’行列中。

结果,挖角?

汪承林一时间都有些担心,换做是其他人挖角,他是一点都不担心,国内数学领域来说,首都大学是数一数二的高校,想挖角首都大学可实在太难了。

王浩就不一样了。

他是第一位国内菲尔兹得主、公认数学领域的尖端人物,关键是手里确实有大项目。

好在大家都拒绝了。

汪承林轻呼一口气,也没办法多说什么,他鼓起勇气过来还是想问问,他们的问题具体是出在哪里。

在这个研究上,他投入了很大精力,结果被证明没有意义,还是很不甘心的。

汪承林走过来直接问道,“王教授,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会失败了吗?这是你的方向,我自认为,我们的研究方式也没有问题。”

王浩直白道,“因为你们跳过了机制。”

他解释道,“任何研究都不能跳过机制。我说的方向,确实是以实验做分析,但目的依旧是研究机制,而不是直接去分析,什么样的材料更有可能是超导材料。”

“那是碰运气,即便勉强碰到了,也只是单独找到一、两种材料,意义并不大。”

汪承林理解着点了点头。

王浩继续道,“我觉得,你们本身凝态物理方向的研究就很好,不需要多方位的、去涉足不同的领域。”他说着摇头,“做研究,急功近利是不好的,每一项理论研究都不容易,好多研究都是要靠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