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8章 制造出200k以上的超导材料!

电性能的材料,原子对于电子的束缚能力非常强,可同时,压缩材料电子活跃度也得到了增强。

于是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原子内部就更容易形成电子缺失现象,从而使得原子挪动核心的价电子,相邻核心又挪用,所有的核心都向某一方向近邻挪用,于是形成外层电子的公用。

核外层电子公用的状态就是物质的超导状态。

这个原理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同的材料导电性态是不同的,而被压缩后的超导材料,确实会提升达到超导临界值的温度,只不过提升多少还是要看实验结果了。

……

实验开始前,赵奕再次去看了下,实验覆盖区域的超导材料。

这是实验的主要目的。

目的当然不是什么制造超高温超导材料,而是想要检验超导材料被压缩以后,超导反重力效果是否会减弱。

这个结论对于破解‘空间压缩后粒子吸收能量的去向’非常有意义。

如果发现超导反重力的效果被弱化,就证明了一点——空间吸收压缩粒子效果变差。

发过来,也就证明了例子对于空间吸收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抗性。

这就像是粒子对抗空间吸收,从而形成了磁场,但磁场只是外在的表现,被压缩的粒子内部吸收能量,增强饿了对抗空间吸收的能力,也就表示粒子压缩后,内部因为能量产生了‘质变’。

‘质变’是什么很难说,也许——

“像是练武功?慢慢积累内功提升实力,到达一定程序以后,就能成仙?”

“修真,逆天而行?”

赵奕仔细想想都笑了。

终于,实验开始。

这次实验和上次基本相同,只不过目的性更强了。

大型Z波装置发出的Z波,比上一次强度减弱了一些,是为了检测被压缩后的物质,在弱化强度的空间压缩下,是否还会被压缩,也就是检验这些材料是否形成了对空间压缩的抗性。

同时,也会得到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比上一次实验的数据,以及两次Z波的能量、对空间形成压缩的倍率,就能更精细的测算Z波强度、空间压缩倍率、磁场强度以及材料被压缩倍率之间的关系。

等等。

和上一次实验不同的是,这次没有高层组来观看。

这也减轻了实验组的压力。

实验过程一切顺利,从实验开始的释放Z波,到一系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