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7章 赵大院士为什么会在这里?

张刚川打听到不少消息,也期待的想着,“希望赵院士真能帮上忙,加快完善发动机的速度吧!”

张刚川有些期待的想着。

赵奕和张刚川谈好了条件,气氛就变得轻松不少,他问了一些发动机的参数指标问题,还了解下了一下国内现役战机情况。

国内的研发方向是先进的四代战机和五代战机,但服役的战机还是三代机为主,二代半到三代半战机的数量是最多的。

“五年之内完善昆仑发动机,达到可使用的目标,能用在三代半战机上,也许会计划装载几百、上千架。”

张刚川认真说道,“如果拖的时间更长,就可能会考虑研发下一代发动机。”

如果拖的时间更长一些,跟不上国内更换服役战机的速度,发动机就肯定用不上了,只能去开启下一个研发项目,不能说再用二十年、三十年,但十年之内,肯定是完不成的。

研发小组中年轻一些的,还能进入新的研发组工作,张刚川最多就是个顾问角色,差不多可以考虑退休了。

张刚川说着神色都有些苦闷,投入一辈子精力的项目,完成以后根本用不上,对他个人来讲确实很失败。

赵奕很同情张刚川,但他同意担任‘特聘专家’,可不是因为什么同情,而是自己很感兴趣,发动机的研发确实很吸引人,尤其还是航空发动机,研制成果就可能会装载到很多战机上,航空发动机就是战斗机的核心。

如果国内服役的主力战机,又或者最高科技的顶级战机,装载的发动机都是自己设计完成的,想想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赵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

特聘专家是研发组外聘的专家,也可以理解为‘顾问’,因为牵扯到重大保密问题,不是每一个专家都能当‘顾问’,政治背景不能有瑕疵,而且还需要上级认可才行。

因为牵扯到的都是有名有号的学者,聘用也需要上级的审批,协议之类就不怎么还重要了。

赵奕还是签了个保密协议,‘特聘专家’的工作协议,就只有短短几个条款,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因为都是上级经费拨款,有工作成果上报后,不用再通过研发组,‘薪资’就直接打过来了。

最后一天的时候,赵奕还是和专家团在一起,到周边的景点转了转,轻松休闲的玩了一天,第二天就被专员送回了燕华大学。

赵奕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在,积累了不少的工作,他去了理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还到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