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七章

重用‘张生’就对她展现出了极大的善意,愿意与她交流心得体会。

沈翠的那点小小心得在他面前跟稚子言语无甚区别,不过老人家从不嫌弃,反而还回信鼓励她,指点她。

沈翠银钱不多,每次都是托行脚商人转达,通常一封信寄过去要一个多月。

老山长不知道用的什么门路,反正他的回信寄过来只需要一半时间。

算起来,两人也通了半年的信了。

四月府试结果出来,沈翠就写信过去,分享了自家书院中的卫恕考过了府试的喜讯。

这封回信比前头那几封厚实的多,沈翠收到信就打开。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老山长贺喜,而后就是此次县试和府试的题目,让沈翠可以给自家的书院学生做做看。

不只是沈翠他们这边府县的,还有其他府县的!

这么一沓试题,说是千金不换都不为过!想来也只有弘乐书院这样屹立两朝的老牌书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搜集到,更无私地愿意与人分享。

沈翠对老先生越发崇敬,眼眶都有些发热。

一直看到最后一页,沈翠有些懵。

老山长说自家书院会组一个交流团出来游学,里头有一个他的学生,情况比较特殊,不知道翠微这边方不方便照顾。

末尾他老人家也说的很明白,不是要用试题来换这份照顾,两桩事一码归一码,只是合在一封信里写了。

若翠微这边不方便也无甚,后头翠微的学生做了试题,遇到困难的地方还是能写信去和他交流,莫要有心里负担。

这事儿沈翠实在没大看懂,就喊了劳不语过来参详。

劳不语就解释道:“书院大比之后,没有院试的那一年,拔得头筹的书院可以派出学子代表,到其他参加的书院里头学习交流。其他书院不能藏私,得好好分享经验给他们。而他们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达到交流共赢的目的。”

这还挺好理解的,这等于是书院大比冠军的彩头,而且也促进了参赛书院的交流。

但劳不语也纳闷道:“一般招待这些游学学子的书院,都得是青竹书院那种有名望、教育资源丰厚的。老先生咋还派学生到咱们书院来?”

不是他们要妄自菲薄,书院之间差不多水平的,那才叫交流双赢。

弘乐书院那样的书院,派学子代表来翠微书院,那真的跟扶贫没两样。哪里就需要老山长这般放低身段,特地写信来请求的?